【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口径浅水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水井是人们生活取水和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依据水井深度的不同,现有的水井可以分为深水井和浅水井两类;所谓深水井是指水井下端深至不透水层之下,用以获取深层地下水的水井,其深度通常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其口径通常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之间;所谓浅水井是指水井下端深至不透水层之上的水井,有井筒直径大于2米的大口径浅水井和井筒直径小于2米的小口径浅水井两种,由于大口径浅 水井的井筒直径较大,因而能够比小口径浅水井汇聚更多的水源。深水井适用在深层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区,由于其口径细小、井深在不透水层之下,需要专门的打井机械才能进行加工,因此建造深水井不仅建造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而且建造成本昂贵。浅水井适用在浅层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区,其建造难度和建造成本均远低于深水井,小口径浅水井的建造难度和建造成本更是低于大口径浅水井,因此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广泛使用着小口径浅水井。长期以来,在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因此这些地区的人们大多通过小口径浅水井来获取淡水;这些浅水井大多设置在低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径浅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由井体上部伸入到井体底部的上水管(4);上水管(4)之间紧密靠拢,并且最外侧的上水管(4)与井壁之间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明,刘春晶,曹文洪,王向东,成晨,鲁婧,刘卉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