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污泥烘干与锅炉掺烧干污泥喷燃一体化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污泥烘干机、输送机构、污泥喷燃机、燃烧锅炉;进料机构连接污泥烘干机的输入端,将固体污泥输送至污泥烘干机中,污泥烘干机的输出端连接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喷燃机中,由污泥喷燃机喷入燃烧锅炉中燃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泥处置,实现了干化焚烧一体化,省去干化和焚烧之间的污泥冷却、储存、输送以及干化热介质的输送等中间环节,系统简化,占地减少,降低了投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污泥资源再生处理设备
,特别与一种污泥烘干与锅炉掺烧干污泥喷燃一体化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既有载热体导热油炉提供给定型机高温用热,也要热电联产集中管网提供低压蒸汽满足印染机用能。同时,污水处理排放的污泥也需要深度处理,方可资源化利用。目前,工业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是填埋、堆肥农用和焚烧三种。污泥填埋对土地资 源浪费较大,且在运输过程及在填埋场里的渗滤液均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堆肥或制复合微生物肥时,由于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重金属离子易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积累,使土地利用受到限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未经适当处理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会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有效处置工厂污水污泥,减少污泥堆放贮存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人设计出适应于印染企业生产与环保系统一种污泥烘干与锅炉掺烧干污泥喷燃一体化装置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烘干与锅炉掺烧干污泥喷燃一体化装置,适用与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泥处置,实现了干化焚烧一体化,省去干化和焚烧之间的污泥冷却、储存、输送以及干化热介质的输送等中间环节,系统简化,占地减少,降低了投资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泥烘干与锅炉掺烧干污泥喷燃一体化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污泥烘干机、输送机构、污泥喷燃机、燃烧锅炉;进料机构连接污泥烘干机的输入端,将固体污泥输送至污泥烘干机中,污泥烘干机的输出端连接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喷燃机中,由污泥喷燃机喷入燃烧锅炉中燃烧。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螺旋输送机、储料斗;从脱水处理装置中接入固体污泥的进料斗与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连接,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连接储料斗的进口,储料斗出口连接污泥烘干机。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包括用于放置污泥烘干的烘干室以及位于烘干室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中热源输入端引入印染工艺中的热废气。所述的污泥烘干机气体输出端连接至气味净化室,气味净化室中引入自来水喷淋进化,净化后的废气连接至烟 排出。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出料斗和双螺旋输送机;出料斗进口连接污泥烘干机的输出端,出口连接至与污泥喷燃机相连的双螺旋输送机上。所述的双螺旋输送机进料口设置有合金钢刀头。所述的污泥喷燃机包括中心落煤管、分离器顶盖装置、分离器本体、磨辊、磨碗;分离器顶盖装置包括内外嵌套在一起的内层锥斗和外层锥斗,内层锥斗和外层锥斗之间形成出料腔室;中心落煤管置于内层锥斗内,内层锥斗的下口通过文氏里管与分离器本体连接;磨辊上安装有叶片,置于磨碗中碾磨旋转,磨碗位于开设有进风口的分离器本体内,进风口与风机连接,分离器本体上与出料腔室连通。所述的出料腔室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的磨碗与带联轴器的叶轮连接成一体,联轴器浸没在下方的油箱中进行散热。 所述的磨辊和风机由调频马达驱动。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诸多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经过干化的污泥作为低热值燃料和原煤进行掺配;通过工厂内燃煤锅炉进行高温燃烧的实际掺烧,总结出不同热值的原煤和干化后不同含水率的污泥进行燃烧的合理掺配比例以及掺烧技术对锅炉设备的影响,为工厂污泥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本技术提高链条炉的热效率,对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印染企业效益,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技术可利用定型机废气或导热油炉尾气的能量来烘干加热,利用热废气作为干燥热源,对高含水量的污泥进行动态地干燥,使污泥在动态中挥发其中的水分,有效降低供热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双螺旋输送机的安装支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污泥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双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污泥喷燃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污泥烘干与锅炉掺烧干污泥喷燃一体化装置,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进料机构(进料斗I、螺旋输送机2、储料斗3)、污泥烘干机4、输送机构(出料斗5和双螺旋输送机6)、污泥喷燃机7、燃烧锅炉8。本技术配套使用时的整个工艺,是工厂产生的污水沉淀物(污泥)首先经过脱水处理装置(如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板框压滤机、真空过滤机等)脱水处理后形成固体泥饼,固体泥饼送入到进料斗I中,进料斗I呈一个漏斗状结构,与螺旋输送机2的输入端连接,螺旋输送机2的输出端连接储料斗3的进口,储料斗3出口连接至污泥烘干机4中。其中,螺旋输送机2本身为已有设备,结合图4,其内部工作原理不做赘述。储料斗3为一个缓冲腔室,在固体污泥通过螺旋输送机2送入到储料斗3中,预备输入至污泥烘干机4中。污泥烘干机4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旋式结构的污泥烘干机,其中包括烘干室41以及加热装置42。烘干室41具有污泥进口 43和污泥出口 44。加热装置42的一端为热源输入端45,另一端为气体输出端46。在本实施例中,污泥烘干机4上引入的热源是利用印染工艺中的其他热废气,比如定型机废气或者导热油炉尾气等等。由于整个污泥喷燃处理过程中,供热能源的成本占据绝大部分,因此,本技术中可以采用废热气的利用,可大幅度降低污泥处理的成本。由于从污泥烘干机4中排出的废气具有一定异味和杂物,因此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排放。在气体输出端46上连接气味净化室9,气味净化室9内具有自来水喷洒头,将自来水引入至气味净化室9中喷淋废气,实现废气的净化。处理后的无毒无害废气通过烟 囱10排出。污泥烘干机4的污泥出口 44连接出料斗5,通过出料斗5送入到双螺旋输送机6内。双螺旋输送机6本身也是市面上已有设备,在使用时,安装支承在图2所示的支架11上。结合图5,双螺旋输送机6的两个螺旋杆分别由独立的调速电机61进行驱动,在双螺旋输送机6的进口安装有一对合金钢刀头,用于剪切破碎杂物,防止污泥中杂物、长纤维堵塞双螺旋输送机6。双螺旋输送机6的出口与污泥喷燃机7相连。污泥喷燃机7如图6所示,包括中心落煤管71、分离器顶盖装置72、分离器本体73、磨辊74、磨碗75。分离器顶盖装置72包括内外嵌套在一起的内层锥斗721和外层锥斗722,内层锥斗721和外层锥斗722之间形成一个出料腔室723,出料腔室723的下端与分离器本体73连通。同时在内层锥斗721的沿口开设多个出料口 724。中心落煤管71位于内层锥斗721内部,上端落料,下端呈喇叭状开口。内层锥斗721的下口处通过文氏里管76与分离器本体73连接,将中心落煤管71上落入的固体污泥通过高速气压喷入分离器本体73内的磨碗75内。分离器本体73是一个腔体结构,磨碗75位于分离器本体73中,磨辊74从分离器本体73外部伸入到磨碗75中,磨辊74的外部端头上具有延伸片741安装在调节螺杆742上,调节螺杆742中套有弹簧743,延伸片741抵靠于弹簧743,上方通过螺母744压紧,由此来调节磨辊74的高低,最终来实现磨辊74和磨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烘干与锅炉掺烧干污泥喷燃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污泥烘干机、输送机构、污泥喷燃机、燃烧锅炉;进料机构连接污泥烘干机的输入端,将固体污泥输送至污泥烘干机中,污泥烘干机的输出端连接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喷燃机中,由污泥喷燃机喷入燃烧锅炉中燃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亚,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嘉宝节能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