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产大钢锭的轻压下模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637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大钢锭的轻压下模铸装置,包括模壳和机械驱动装置,构成铸型的所述模壳为分离式,所述模壳可在所述机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运动,所述机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压下量、压下速率、压下力。根据工艺要求,在铸锭凝固一规定时间后,适时机械驱动模壳运动,给铸锭一合适轻压,使铸锭在轻压下凝固。轻压使铸锭内部的“搭桥”打断,有利于钢液的流动和组织性能的改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大钢锭的轻压下模铸装置,属于模铸

技术介绍
大钢锭由于其体型庞大而无法通过连铸工艺进行生产,只能通过模铸方式生产。但通过模铸生产的大钢锭也因为其尺寸较大,在凝固过程中散热较慢、表面与心部传热冷却速率不一,从而在钢锭中心线附近产生中心偏析、中心缩松,对钢锭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中心偏析通常指铸锭中心线附近的宏观偏析,一般呈点状或线状,中心偏析的周围经常伴有中心缩松。在铸锭凝固末期,铸坯内部的枝晶生长形成“搭桥”,阻碍了钢液的流 动和补给凝固收缩,形成中心偏析和缩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大钢锭的轻压下模铸装置,通过轻压打断铸坯内部的枝晶“搭桥”,消除中心线附近的偏析和缩松,改善大钢锭的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种生产大钢锭的轻压下模铸装置,包括第一模壳、第二模壳、第三模壳、第四模壳和机械驱动装置,构成铸型的所述第一模壳、第二模壳、第三模壳、第四模壳为分离式,其中一块或多块可在所述机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运动,所述机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压下量、压下速率、压下力。本技术装置的运转过程和机理大钢锭因为其尺寸较大,在模铸凝固过程中散热较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大钢锭的轻压下模铸装置,包括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2)、第三模壳(3)、第四模壳(4)和机械驱动装置(5),其特征在于构成铸型的所述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2)、第三模壳(3)、第四模壳(4)为分离式,其中一块或多块可在所述机械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运动,所述机械驱动装置(5)用于控制压下量、压下速率、压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作胜张琦任忠鸣邓康钟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