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车门框的三维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623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3:54
一种用于制造车门框的三维整形装置,用于解决传统车门框整形装置易使产品件表面出现不规则折痕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下配置的压模和型模,压模与压板相连,改进后:压模为分体组合结构,它由固定压模和活动压模构成,活动压模包括压模块、弹簧片、钢绳、弹簧和弹簧限位块,压模块并排设置,弹簧片穿过各压模块、其前端与固定压模连接,所述钢绳U形穿过压模块和固定压模,所述弹簧和弹簧限位块依次设置在钢绳开放端,弹簧两端分别触压活动压模和弹簧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常规工艺,压模在拉弯过程中产品件的截面未变形时就介入,使产品件在压模的约束下完成三维弯曲,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拉弯过程中变形,使产品件截面变形小,外观光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形加工设备,特别是用于制造车门框的三维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框三维成型一般采用拉弯工艺加工,当门框弯角曲率小于R130毫米时,门框截面径缩和变形非常严重。针对弯角处截面变形,常规的解决方式是增加整形工序。具体是在车门框拉弯成形后,启动整形装置,整形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它包括型模I和整体式压模10,压模形状与产品件弧形相同。将压模作用到截面变形部分进行反变形,借此来消除或减小弯角处截面的变形量。这种常规整形加工方法的缺点是若截面变形严重时整形效果有限,而且用压模将变形部分进行反变形后,产品件的该部分表面容易出现不规则的折痕,表面不光顺,外观达不到质量要求,只能通过后道打磨工序来消除折痕,耗费人力,延 长工艺过程,影响生产节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最大程度减少拉完过程中车门框变形的用于制造车门框的三维整形装置。本技术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用于制造车门框的三维整形装置,它包括上下配置的压模和型模,压模与压板相连,特别之处是所述压模为分体组合结构,它由固定压模和活动压模构成,所述活动压模包括压模块、弹簧片、钢绳、弹簧和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车门框的三维整形装置,它包括上下配置的压模和型模(1),压模与压板(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为分体组合结构,它由固定压模(2)和活动压模(5)构成,所述活动压模包括压模块(11)、弹簧片(9)、钢绳(8)、弹簧(6)和弹簧限位块(7),所述压模块并排设置,弹簧片穿过各压模块、其前端与固定压模(2)连接,所述钢绳U形穿过压模块和固定压模,所述弹簧和弹簧限位块依次设置在钢绳开放端,弹簧两端分别触压活动压模和弹簧限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淑云刘东海韩振宇寇立峰侯春民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