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水生生物初级生产力的开放式流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464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定水生生物初级生产力的开放式流通装置,包括同化管、氧电极、氧气浓度监测显示仪,所述的同化管两端分别塞有带圆孔的塞子,所述的同化管一侧通过导管穿过圆孔后连接玻璃管A上部,另一侧通过导管穿过圆孔后连接玻璃管B下部,所述的玻璃管A与玻璃管B底部分别设有磁转子,所述的玻璃管A与玻璃管B上端分别接入氧电极,所述的两只氧电极另一端分别连接氧气浓度监测显示仪,所述的玻璃管A下部一侧通过导管连接供水装置,所述的玻璃管B上部一侧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水生生物的初级生产力进行实时测定,测量准确性高,装置结构合理且简洁、制造方便、各系统易于整合,便于推广,操作方便可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水生生物学生理生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测定水生生物初级生产力的开放式流通装置
技术介绍
水生生物在生物圈和生物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测定水生生物初级生产力的原理是根据其光合放养速率与时间的线性关系来计算的。在测定水生生物初级生产力(如水生植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时,必然涉及到测定装置的选择问题。目前常见的测定初级生产力的装置除14C示踪装置外(因具有吸附污染和放射性而很少使用)主要有三种,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CO2浓度变化)、瓶式封闭系统(非循环)和封闭式循环系统(测定O2浓度变化),但三者皆有其固有的弊端,如使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时需要将水生生物体脱离生活的水环境,瓶式封闭系统会导致“瓶效应”(即在生物体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差),而封闭式循·环系统则会出现生物体的生理生化活动对自身产生反馈抑制的现象。不仅如此,上述装置还都会相应地引起水体PH值、盐度、营养盐及碳酸盐系统等环境因子的改变,导致测量结果不能准确反映生物体的真正生理生化活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开放式流通装置,不仅可准确而有效的进行原位测定,还可有效避免上述各项弊端。本技术完全可以满足目前国际认同的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水生生物初级生产力的开放式流通装置,包括同化管(1)、氧电极(6)、氧气浓度监测显示仪(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化管(1)两端分别塞有带圆孔的塞子(2),所述的同化管(1)一侧通过导管穿过圆孔后连接玻璃管A(3)上部,另一侧通过导管穿过圆孔后连接玻璃管B(4)下部,所述的玻璃管A(3)与玻璃管B(4)底部分别设有磁转子(5),所述的玻璃管A(3)与玻璃管B(4)上端分别接入氧电极(6),所述的两只氧电极(6)分别位于玻璃管A(3)、玻璃管B(4)的中部,所述的两只氧电极(6)另一端分别连接氧气浓度监测显示仪(7),所述的氧气浓度监测显示仪(7)连接计算机,所述的玻璃管A(3)下部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仰桥高坤山徐军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