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452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拨齿的变形及破损且能够将作为割取对象的作物良好地拨入的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在横架于左右轮架上被支承的拨齿支承部件(61)上,在其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并列安装有拨齿(62),该拨齿具有:通过螺纹部件(73)安装在拨齿支承部件(61)的被安装部(62a)、向下方垂下的垂下棒状部(62c)、位于被安装部(62a)与垂下棒状部(62c)之间且通过弹性变形能够吸收垂下棒状部(62c)的弯曲位移的绕横轴芯的螺旋形状的螺旋弹簧部(62b),左右两端侧的拨齿(62)分别以使垂下棒状部(62c)位于接近轮架侧且使被安装部(62a)位于远离轮架侧的方式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以位于联合收割机主体的前方的状态设置,并且在横架于左右轮架被支承的拨齿支承部件上,在其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安装多个拨齿而构成的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具有如下的构成。即,拨齿一体地形成有将相对于拨齿支承部件的被安装部、和为了将作为例如稻子、麦子、大豆等割取对象的作物拨入而向下方垂下的垂下棒状部,通过螺纹部件将该拨齿的被安装部固定于拨齿支承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 - 211010号公报 根据上述的现有的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若由于随着拨禾轮的旋转驱动而产生的拨入反作用力使拨齿前端侧的垂下棒状部发生位移,则对基端侧作用较大的弯曲力矩,此时的弯曲应力集中在与垂下棒状部一体形成的被安装部,由于反复施加这样的弯曲应力而会使拨齿变形或破损。因此,作为用于避免由于反复施加这样的弯曲应力而很快变形或破损的情况的改进构成,考虑有如下构成,即,绕横轴芯使螺旋形状的螺旋弹簧部与被安装部邻接设置,所述螺旋弹簧为,即使由于伴随拨禾轮的旋转驱动而产生的拨入反作用力使拨齿前端侧的垂下棒状部产生位移,也可以通过弹性变形而允许其位移。通过这样地构成,由于通过弹性变形来允许垂下棒状部的位移,故而不对被安装部反复施加弯曲应力,能够避免拨齿很快变形或破损。但是,在采用了这样的使螺旋形状的螺旋弹簧部与被安装部邻接设置的改进构成的情况下,在左右方向即拨齿支承部件的长度方向,以垂下棒状部隔着螺旋弹簧部位于被安装部相反侧的状态设置,垂下棒状部相对于被安装部沿拨齿支承部件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置偏移。其结果,在左右轮架所在的拨禾轮左右端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在最端侧的垂下棒状部与轮架之间产生较大间隙,在拨禾轮的左右端部不能够良好地拨入作为割取对象的作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拨齿很快变形或破损且在左右端部能够将作为割取对象的作物良好地拨入的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本技术的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以位于联合收割机主体前方的状态设置,并且,在横架于左右轮架被支承的拨齿支承部件上,在其长度方向隔开间隔而并列安装多个拨齿,其中,所述拨齿具有通过螺纹部件安装于所述拨齿支承部件的被安装部、向下方垂下的垂下棒状部、位于所述被安装部与所述垂下棒状部之间且通过弹性变形能够吸收所述垂下棒状部的弯曲位移的绕横轴芯的螺旋形状的螺旋弹簧部,与所述左右轮架邻接的左右两端侧的拨齿分别以使所述垂下棒状部位于接近所述轮架侧、使所述被安装部位于远离所述轮架侧的方式设置。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拨齿由于具有通过螺纹部件安装于拨齿支承部件的被安装部、向下方垂下的垂下棒状部、位于被安装部与垂下棒状部之间且通过弹性变形可吸收垂下棒状部的弯曲位移的绕横轴芯的螺旋形状的螺旋弹簧部,故而若由于伴随拨禾轮的旋转驱动而产生的拨入反作用力使拨齿前端侧的垂下棒状部产生位移,则能够通过螺旋形状的螺旋弹簧部利用弹性变形来吸收该位移,因此,能够避免由于反复施加弯曲应力而造成的拨齿很快变形或破损的不良情况。另外,由于,与左右轮架邻接的左右两端侧的拨齿分别以使垂下棒状部位于接近轮架侧、使被安装部位于远离轮架侧的方式设置,故而在拨禾轮的左右端部,最端侧的垂下棒状部与轮架之间的间隙窄,在拨禾轮的左右端部能够良好地拨入作为割取对象的作物。因此,能够提供不仅可避免拨齿很快变形或破损的不良情况,而且在左右端部可·良好地拨入作为割取对象的作物的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本技术第二方面,作为所述多个拨齿,具有第一拨齿和第二拨齿,所述第一拨齿使所述垂下棒状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使所述被安装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拨齿使所述垂下棒状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且使所述被安装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由与所述第一拨齿反向的螺旋形状形成所述螺旋弹簧部,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与所述轮架邻接的拨齿由所述第一拨齿构成,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与所述轮架邻接的拨齿由所述第二拨齿构成。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由于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与轮架邻接的拨齿由第一拨齿构成,且该第一拨齿使垂下棒状部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使被安装部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故而以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的轮架和垂下棒状部接近的状态进行配置。另外,由于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与轮架邻接的拨齿由第二拨齿构成,且该第二拨齿使垂下棒状部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使被安装部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故而以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轮架和垂下棒状部接近的状态进行配置。而且,第二拨齿的螺旋弹簧部由与第一拨齿反向的螺旋形状形成,故而即使利用螺纹部件将第一拨齿的被安装部和第二拨齿的被安装部从相同方向相对于拨齿支承部件安装,也能够以轮架和垂下棒状部接近的状态配置。这样,能够利用螺纹部件将所有的拨齿从相同方向相对于拨齿支承部件安装,容易进行拨齿的安装作业。本技术第三方面,在联合收割机主体的前部中的偏向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具有搭乘驾驶部,所述多个拨齿中、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的一个或多个拨齿由所述第一拨齿构成,除此之外的其他拨齿由所述第二拨齿构成。根据第三方面,由于在联合收割机主体的前部中的偏向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具有搭乘驾驶部,故而多个拨齿中、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的拨齿容易被搭乘驾驶部中的驾驶员目测观察到。而且,这样容易被驾驶员目测观察的位置处的拨齿以尽量不承受大的反作用力的方式进行驾驶操作的结果,与其他拨齿相比,变形或破损的可能性低。因此,由第一拨齿构成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的一个或多个拨齿,由第二拨齿构成除此之外的其他拨齿,由此,数量少的第一拨齿变形或破损的可能性低,修理更换所耗费的时间、工序少。结果,对数量多的第二拨齿需要准备多个修理用的备用拨齿,但对数量少的第一拨齿,由于变形或破损的可能性低,修理更换所耗费的时间、工序少,故而无需准备多个修理用的备用拨齿。即,无需对第一及第二拨齿分别准备多个备用拨齿,能够抑制无用的浪费,实现成本的降低。本技术第四方面所述拨齿支承部件在金属管制造的拨齿支承杆主体的下面一体地固定将槽开口保持为朝向联合收割机前方的状态的槽部件而构成。本技术第五方面,所述槽部件具有上部水平面部、纵面部以及下部水平面部而构成,通过使所述上部水平面部沿着所述拨齿支承杆主体进行焊接,与所述拨齿支承杆主体一体地连接。本技术第六方面,在所述纵面部,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拨齿安装用的多个插通孔,在所述下部水平面部,对应于各拨齿安装位置而形成有插通所述拨齿的垂下棒状部来防止所述拨齿的侧摆的切缝。·本技术第七方面,自所述被安装部的上端部至所述螺旋弹簧部的螺旋最低部的拨齿头部高度尺寸设定为与所述槽部件的上部水平面部与下部水平面部的间隔尺寸大致相同的值。本技术第八方面,其中,所述拨齿构成为所述螺旋弹簧部的螺旋的一部分从将所述槽部件的上部水平面部及下部水平面部的外缘部彼此连接的直线向外侧突出的状态。本技术第九方面,所述拨齿的所述被安装部、所述螺旋弹簧部以及所述垂下棒状部由金属弹簧材料形成,且以将它们构成为一体的状态形成。根据第九方面,由于被安装部、螺旋弹簧部及垂下棒状部由金属弹簧材料形成,且以将它们构成为一体的状态形成,故而拨齿的构造简单,能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其以位于联合收割机主体(A)前方的状态设置,并且,在横架于左右轮架(60、60)被支承的拨齿支承部件(61)上,在其长度方向隔开间隔而并列安装多个拨齿(62),其中,所述拨齿(62)具有:通过螺纹部件(73)安装于所述拨齿支承部件(61)的被安装部(62a)、向下方垂下的垂下棒状部(62c)、位于所述被安装部(62a)与所述垂下棒状部(62c)之间且通过弹性变形能够吸收所述垂下棒状部(62c)的弯曲位移的绕横轴芯的螺旋形状的螺旋弹簧部(62b),与所述左右轮架(60、60)邻接的左右两端侧的拨齿(62)分别以使所述垂下棒状部(62c)位于接近所述轮架(60、60)侧、使所述被安装部(62a)位于远离所述轮架(60、60)侧的方式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野裕一小谷真司山下直树森胁崇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