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2797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包括:一中空管体,含出音端及入音端,并套接在耳机导音管;一外罩体,延设于管体出音端,以供塞入外耳道,以及;一缓冲部,设在管体的出音端;由此,以缓冲部的有效设计,使配载时易于扭转变形,可适合各种不同外耳道大小形状,增进配载舒适减少外耳道的压迫感,又不会产生空隙以提高收听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尤指耳塞垫体上设有缓冲部,使配载时易于扭转变形贴合耳道,减少压迫感增进配载舒适,并避免产生空隙以提高收听品质。
技术介绍
耳塞式耳机结构体积小,发声器可直接置入耳孔中,让使用者可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声音,具有轻便小巧、方便携带的实用性,已成为MP3随身听、行动电话、个人数位助理(PDA)或笔记型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参阅图12所示,现有的耳塞式耳机结构,主要包括一耳机本体1及一耳塞垫体2所组成,在耳机本体1的侧边向外延伸一导音管11;而该耳塞垫体2呈水母形,为软胶材质套在导音管11颈部及凸环111上结合;由软胶材质的耳塞垫体2可供适度变形塞紧于外耳道3以方便配载。如众所周知,每个人对音声的感受并不相同,而且耳朵、耳道结构的形状、尺寸、大小都有所差异,而现有耳塞式耳机结构因为耳塞垫体在缓冲功能及角度调整设计上未及完善,故一般应用时常会使外耳道倍感压迫,而当于较大耳朵配载时,其耳塞与外耳道又没办法真正紧密容易产生空隙,导致低音外漏音质变差之外,同时也容易造成耳机松脱掉落,是其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耳机结构的缺憾,专利技术人积极研发,而提供一种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一种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包括:一中空管体,含入音端及出音端;一外罩体,由该中空管体的出音端顶端外侧向后延设一呈罩状的弹性体,以及;一缓冲部,设在中空管体的出音端。该缓冲部为一外环槽。该缓冲部由相临的内环槽与外环槽形成。该内环槽包括第一内环槽与第二内环槽,且该外环槽位于第一内环槽与第二内环槽间。该缓冲部弯曲角度为0-40度。该外环槽高度为0.5-2.0mm。该外环槽的内径小于中空管体的内径。该耳塞垫体高度为6-10mm。该外罩体呈圆弧状或伞形状。该中空管体的入音端设有一内卡圈。该中空管体于入音端呈外扩锥状体。该缓冲部位于中空管体其外扩锥状体其外扩起始处。该外罩体厚度,由该中空管体顶端逐渐向底端侧渐缩。由此,以缓冲部的有效设计,使配载时易于扭转变形,可适合各种不同耳道大小形状,增进配载舒适减少外耳道的压迫感,又不会产生空隙以提高收听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作动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作动图之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作动图之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二)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二)实施例及作动图之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二)实施例及作动图之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三)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三)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三)实施例图。图12为现有耳机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耳机本体-1;导音管-11;凸环-111;耳塞垫体-2;中空管体-21;出音端-212;外扩锥状体-21a;内卡圈-213;入音端-211;缓冲部-23;外罩体-22;内环槽-232;外环槽-231;外耳道-3;第一内环槽-2321;第二内环槽-2322;缓冲高度-a;弯曲角度-θ。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组成、特征及功效,兹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做一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耳机的耳塞垫体2改良结构,为一呈水母形的软胶材质耳塞垫体2,其包括:一中空管体21,含入音端211及出音端212,于中空管体21的入音端211中设有一内卡圈213;一外罩体22,由中空管体21的出音端212顶端向后延设一呈罩状的弹性体,其外罩体22可为圆弧状或伞状,以及;一缓冲部23,在中空管体21的出音端212设一外环槽231者,且外环槽231缓冲高度a介于1.0-2.0mm。由上述构件组合而成的耳塞垫体2,其高度可介于6-8mm。于实施时,如图3-5所示,其耳塞垫体2套接在一流线颗粒状的耳机本体1,而耳机本体1侧边向外延伸设一段导音管11,且导音管11具有一凸环111可套接于入音端211的内卡圈213。当耳塞垫体2配载于耳朵时,如图4、5所示,因整个耳塞垫体2高度介于6-10mm中,并具外环槽231的缓冲高度a为1.0-2.0mm(如图2所示),再加上外罩体22设计上是含盖了整个中空管体21,故弯曲效果若以360度来表示的话,其缓冲部23于应用受力时由两边波浪曲张效果,有效的弯曲角度θ就可介于0-40度之间,使耳塞垫体2配载时易于扭转变形,产生出缓冲与弯曲效果,可松紧适合各种不同外耳道3大小形状,增进配载舒适,减少外耳道3的压迫感,同时又能紧密配载不易产生空隙以提高收听品质。其次,请再参考图6-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耳机的耳塞垫体2改良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其缓冲部23呈一短截波浪圈状设在中空管体21的出音端212并与入音端211相临,其包括相临的内环槽232与外环槽231,而内环槽232则可为一第一内环槽2321或第二内环槽2322,或由第一内环槽2321及第二内环槽2322组成,其外环槽231的缓冲高度a则介于0.5-1.5mm,且外环槽231的内径小于中空管体21的内径,以形成一较大的外环槽231宽度,由缓冲部23由至少一相对的两相临的内环槽232(第一内环槽2321及第二内环槽2322)与外环槽231所构成,并使外环槽231形成一较大的宽度,而外环槽231的缓冲高度a则介于0.5.0-1.5mm,则耳塞垫体2配载时更易于扭转变形,而产生出有效的弯曲角度θ就可介于0-40度之间,以形成较佳的缓冲与弯曲效果,更可松紧适合各种不同外耳道3大小形状,增减外耳道3的压迫感并提高收听品质。再参阅图9-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耳塞垫体2另一结构,包括:一中空管体21,含略呈内凹阶层状的入音端211及出音端212,其中空管体21于入音端211略呈外扩锥状体21a,并于中空管体21的入音端211中设有一内卡圈213;一外罩体22,由中空管体21的出音端212顶端延设一厚度向中空管体21底端侧渐缩及呈罩状的弹性体,其外罩体22可为圆弧状或伞状,以及;一缓冲部23,在中空管体21的出音端212侧(略于外扩锥状体21a其外扩起始处)设一外环槽231。于实施时,如图10、11所示,先将耳塞垫体2由内卡圈213套接在耳机本体1其导音管11的凸环111,以将耳机本体1由耳塞垫体2配载于耳朵其外耳道3(如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由耳塞垫体2外罩体22受压时的弯曲效果贴合于耳朵,其中缓冲部23于中空管体21受力时,由曲张效果,有效的弯曲压缩使耳塞垫体2于使用时易于扭转变形,产生出缓冲与弯曲效果,而可松紧调整适合各种不同外耳道3大小形状,且中空管体21其外扩锥状体21a可进一步顶压外罩体22,增加耳塞垫体2定位性,并由耳塞垫体2的变化增进配载舒适,减少外耳道3的压迫感。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管体,含入音端及出音端;一外罩体,由该中空管体的出音端顶端外侧向后延设一呈罩状的弹性体,以及;一缓冲部,设在中空管体的出音端。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05 TW 1001280001.一种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为软胶材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管体,含入音端及出音端,入音端并卡合有延设至耳机本体的导音管;一外罩体,是由该中空管体的出音端顶端外侧向后延设一呈罩状的弹性体,其含盖了整个该中空管体,该外罩体厚度由该中空管体顶端逐渐向底端侧渐缩;以及一缓冲部,设在中空管体的入音端及出音端上端之间,由相邻的内环槽与外环槽形成,该内环槽包括一第一内环槽与一第二内环槽,且该外环槽位于该第一内环槽与该第二内环槽之间,并且该外环槽的内径小于中空管体的内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耳机的耳塞垫体改良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宏
申请(专利权)人:譁懋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