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倒F型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176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6:26
一种多频倒F型天线包括:一接地面;一信号馈入线路,电性绝缘于该接地面,该信号馈入线路收发一无线信号;一第一主要幅射体,物理且电性连接至该信号馈入线路,该第一主要幅射体产生该倒F型天线的一第一频段操作模态;一第二主要幅射体,物理且电性连接至该信号馈入线路,该第二主要幅射体产生该倒F型天线的一第二频段操作模态;以及一第三主要幅射体,由该接地面延伸而出,该第三主要幅射体电性绝缘于该信号馈入线路、该第一主要幅射体与该第二主要幅射体,通过该第一主要幅射体与该第三主要幅射体间的一信号耦合及/或该第二主要幅射体与该第三主要幅射体间的一信号耦合,该第三主要幅射体产生该倒F型天线的一第三频段操作模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多频倒F型天线
技术介绍
无线通讯产品为符合移动性需求,小型化与轻量化的设计是必然趋势。无线通讯产品的内部可供摆放天线的空间有限。对于隐藏式天线而言,其天线尺寸与性能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接收度。倒F型天线是目前常见的一种隐藏式天线,其可内藏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型计算机等。传统的倒F型天线主要包括主要幅射体、信号馈入线路与接于接地面的短路线路。而然,传统的倒F型天线的频宽不够宽、结构复杂且易变形等问题仍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倒F型天线,其具有小型化结构,能符合无线通讯产品的轻薄短小的需求,且其能满足多频段需求,幅射效率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范例,提出一种多频倒F型天线,包括一接地面;一信号馈入线路,电性绝缘于该接地面,该信号馈入线路收发一无线信号;一第一主要幅射体,物理且电性连接至该信号馈入线路,该第一主要幅射体产生该倒F型天线的一第一频段操作模态;一第二主要幅射体,物理且电性连接至该信号馈入线路,该第二主要幅射体产生该倒F型天线的一第二频段操作模态;以及一第三主要幅射体,由该接地面延伸而出,该第三主要幅射体电性绝缘于该信号馈入线路、该第一主要幅射体与该第二主要幅射体,通过该第一主要幅射体与该第三主要幅射体间的一信号耦合及/或该第二主要幅射体与该第三主要幅射体间的一信号耦合,该第三主要幅射体产生该倒F型天线的一第三频段操作模态。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与图2分别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的平面图与立体图。图3A与图3B分别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的正视图与上视图。图4A与图4B分别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的左侧视图与右侧视图。图5A与图5B分别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的等角视图。图6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与第二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实验图。图7A 图7D、图8A 图8D与图9A 图9D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与第二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的总增益极化(水平极化加上垂直极化)的场型图。10、20 :倒F型天线10AU0B :印刷电路板11 13、21 23 :主要幅射体14、24 :低频段阻抗匹配15、25:沟槽16、26 :短路线路17、27:接地面18、28:信号馈入线路29:接脚具体实施例方式于本专利技术数个实施例中,通过两个主要幅射体来达到双振荡频率,再利用沟槽(slot)的耦合效果,配合从接地端所延伸出的金属幅射体,形成第三共振带,藉以拉宽频率。 第一实施例现请参考图I与图2,其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的平面图与立体图。如图I与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10包括主要幅射体11 13、低频段阻抗匹配14、沟槽15、短路线路16、接地面17与信号馈入线路1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10由2块PCB (印刷电路板)IOA与IOB所组成。主要幅射体11 13、低频段阻抗匹配14与短路线路16位于PCBlOA ;而沟槽15、接地面17与信号馈入线路18则位于另一 PCB IOB0如图2所示,PCB IOA垂直插入于PCB IOB0亦即,当组装完成后,PCB IOA与PCBIOB的整体形状可视为L型。如此,可降低倒F型天线10的整体高度,且不会影响其幅射效率。主要幅射体11作为此倒F型天线10的第一频段(通常为低频段,比如但不受限于824MHz 960MHz)的主要幅射体。主要幅射体11用于产生倒F型天线的第一频段操作模态。此外,如果欲调整第一频段的频率的话,则可通过调整主要幅射体11的尺寸来达成。主要幅射体11物理且电性连接至信号馈入线路18,以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于本实施例中,主要幅射体11具有一弯折并向信号馈入线路18延伸,可有效缩小主要幅射体11所占空间。相似地,主要幅射体12作为此倒F型天线10的第二频段(通常为中频段,比如但不受限于1710MHz 18xxMHz)的主要幅射体,于本实施例中,其相邻于主要幅射体11及其弯折处。主要幅射体12用于产生倒F型天线的第二频段操作模态。如果欲调整第二频段的频率的话,则可通过调整主要幅射体12的尺寸来达成。主要幅射体12物理且电性连接至信号馈入线路18,以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主要幅射体13作为此倒F型天线10的第三频段(通常为高频段,比如但不受限于18xxMHz 2170MHz)的主要幅射体。主要幅射体13用于产生倒F型天线的第三频段操作模态。此外,如果欲调整第三频段的频率的话,则可通过调整主要幅射体13的尺寸来达成。主要幅射体13从接地面17延伸而出,其相邻于主要幅射体11及主要幅射体12。虽然主要幅射体13电性绝缘于信号馈入线路18、主要幅射体11与第二主要幅射体12,但通过信号耦合路径Pl与P2,主要幅射体13仍可当成倒F型天线10的高频段主要幅射体。信号耦合路径Pl形成于主要幅射体11与主要幅射体13之间,用以在主要幅射体11与主要幅射体13之间达成信号耦合。信号耦合路径P2形成于主要幅射体12与主要幅射体13之间,用以在主要幅射体12与主要幅射体13之间达成信号耦合。换句之,主要幅射体11与主要幅射体13间存在沟槽;且主要幅射体12与主要幅射体13间也存在沟槽。如果欲调整第三频段的频率的话,则可通过调整主要幅射体13的尺寸来达成。通过主要幅射体13,可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10的频宽拉宽。低频段阻抗匹配14由主要幅射体11延伸而出,其主要用于阻抗匹配。于本实施例中,低频段阻抗匹配14是选择性元件,且自远离主要幅射体11弯折处的方向延伸。沟槽15形成于PCB IOB上。沟槽15位于主要幅射体13、接地面17与信号馈入线路18之间,其主要用于高频阻抗匹配。短路线路16当成倒F型天线10的短路端,亦可用于调整阻抗匹配。于本实施例中,短路线路16电性连接至邻近的主要幅射体11的弯折处。 接地面17当成整个倒F型天线10的接地面,倒F型天线10通过短路线路16与接地面17电性相连。信号馈入线路18用于馈入无线信号至主要幅射体11与12,及接收由主要幅射体11与12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由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由PCB所组成,所以其本体结构较为稳健,不易变形。此外,为配合不同的无线系统,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可轻易微调其振荡频率,以达到适合的频宽应用。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尺寸可缩小至约O.16入。第二实施例现请参考图3Α与图3Β,其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20的正视图与上视图。如图3Α与图3Β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20包括主要幅射体21 23、低频段阻抗匹配24、沟槽25、短路线路26、接地面27、信号馈入线路28与接脚29。于图3Α与图3Β中,斜线区域代表中空区域。原则上,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倒F型天线20中,主要幅射体21 23、低频段阻抗匹配24、沟槽25、短路线路26、接地面27与信号馈入线路28的作用相同或相似于第一实施例,故其细节于此不重述。另外,为更进一步改善阻抗匹配,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主要幅射体23还包括阻抗匹配23Α,其由主要幅射体23延伸而出,用以阻抗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频倒F型天线,包括:一接地面;一信号馈入线路,电性绝缘于该接地面,该信号馈入线路收发一无线信号;一第一主要幅射体,物理且电性连接至该信号馈入线路,该第一主要幅射体产生该倒F型天线的一第一频段操作模态;一第二主要幅射体,物理且电性连接至该信号馈入线路,该第二主要幅射体产生该倒F型天线的一第二频段操作模态;以及一第三主要幅射体,由该接地面延伸而出,该第三主要幅射体电性绝缘于该信号馈入线路、该第一主要幅射体与该第二主要幅射体,通过该第一主要幅射体与该第三主要幅射体间的一信号耦合及/或该第二主要幅射体与该第三主要幅射体间的一信号耦合,该第三主要幅射体产生该倒F型天线的一第三频段操作模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健志罗国彰黄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