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034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3:14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筒及容置在所述镜筒内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一个遮光片。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从物端到像端依次排列。所述遮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部之间。所述第二镜片的物端表面的非光学部上包括一个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遮光片相抵持。所述第一抵持部上开设一个三角形状的第一凹口,可有效消除成像的图像中的杂散光,以有效提高所述镜头模组的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由于塑胶镜片的价格比玻璃镜片便宜很多,因此出于成本的考量,现在的镜头模组一般使用塑胶镜片,但是塑胶镜片的光学性质在很多方面都不如玻璃镜片,使得现在使用塑胶镜片的镜头模组的成像品质不高。当所述镜头模组在暗室环境中使用手电筒的灯光作为灯源进行拍摄时,在所述镜头模组的影像感测器上所成的像中杂散光的现象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闻成像品质的镜头|旲组。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筒及容置在所述镜筒内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一个遮光片。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从物端到像端依次排列。所述遮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部之间。所述第二镜片的物端表面的非光学部上包括一个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遮光片相抵持。所述第一抵持部上开设一个三角形状的第一凹口。本专利技术的镜头模组,通过在所述第一镜片上开设凹口,可有效消除所成像的图像中的杂散光,以有效提高所述镜头模组的成像品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镜头模组的半个第二镜片的示意图。图3是图I的镜头模组的半个第五镜片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镜头模组 I loo 镜筒101像端面 103容置空间 104第一镜片^ 第二镜片^ Ti~ 第一抵持部 121 菅^凹口 Τ ~ 第二抵持f 125 第三抵持_葡_ 126 连接部127 斜面129 第一端_129a第二端 1129b权利要求1.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筒及容置在所述镜筒内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一个遮光片,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从物端到像端依次排列的,所述遮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部之间,所述第二镜片的物端表面的非光学部上包括一个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遮光片相抵持,所述第一抵持部上开设一个三角形状的第一凹口。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口的口径为LI,其中0.0377 < Z1/D < 0.0943 ,其中D为所述镜筒的像端面的内径。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口包括一个面向所述遮光片的顶角Θ1,所述顶角Θ I满足120° S S 17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口的顶点至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的距离为D1,其中0.189 SDl/βS 0.943 ,所述第一凹口的顶点与所述第一抵持部所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0.002 SD2/Z3S 0.009 ,其中D为所述镜筒的像端面的内径。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镜片的像侧的第三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的像端表面上的非光学部包括一个第二抵持部、一个第三抵持部及一个连接部,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镜筒的内壁相抵持,所述第三抵持部与所述第三镜片相抵持,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三抵持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个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镜头模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Θ 2,所述夹角Θ2满^100°<02<16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包括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镜头模组光轴之间的距离为D3, 0.377 < DB/D <0.472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镜头模组光轴之间的距离为D4,0.339 <D4/£)< 0.453 ,其中D为所述镜筒的像端面的内径。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容置在所述镜筒内一个第三镜片、一个第四镜片及一个第五镜片,所述第三、第四、第五镜片位于所述第二镜片的像侧,且从所述镜头模组的物端到像端依次排列,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三个遮光片,所述三个遮光片分别位于相邻两镜片之间,所述第五镜片的物端表面的非光学部包括一个与对应的遮光片相抵持的第四抵持部,所述第四抵持部上开设一个第二凹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口的口径为L2,0.019 <I2/£)<0.094,所述第二凹口包括一个面向所述遮光片的顶角Θ3,120°S的S170°,所述第二凹口的顶点与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之间的距离为D5,0,321 <Z)5/D <0.434 ,所述第二凹口的顶点与所述第二抵持部所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D6, 0.0190.094,其中D为所述镜筒的像端面的内径。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镜片的物端表面的非光学部上靠近所述光学部且与对应的遮光片间隔一定的距离的部分开设一个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被进行雾化处理。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凹槽的半径为R1,·0.006 <i l/D <0.566,所述圆弧凹槽的开口大小为L3,0.019 3/ΖΧ 0.094 ,所述圆弧凹槽靠近对应 光学部的端部与所述镜头模组光轴之间的距离为D7, 0.377 <£) /£! <0.491 ,其中D为所述镜筒的像端面的内径。全文摘要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筒及容置在所述镜筒内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一个遮光片。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从物端到像端依次排列。所述遮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部之间。所述第二镜片的物端表面的非光学部上包括一个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遮光片相抵持。所述第一抵持部上开设一个三角形状的第一凹口,可有效消除成像的图像中的杂散光,以有效提高所述镜头模组的成像品质。文档编号G02B7/02GK102914843SQ20111021947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颜士杰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筒及容置在所述镜筒内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一个遮光片,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从物端到像端依次排列的,所述遮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部之间,所述第二镜片的物端表面的非光学部上包括一个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遮光片相抵持,所述第一抵持部上开设一个三角形状的第一凹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