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春梅专利>正文

炽热物料输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943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炽热物料输出机,它可以解决现有输送机存在的输送钢带必须自动张紧带来的结构复杂及不能承受大焦块撞击等问题。技术方案是,耐热输送钢带绕在圆筒状主动轴和被动轴之间,这之间的上部是耐热输送钢带的工作面,其下以充水垫床支承;下部是耐热输送钢带的回程,以多个托辊支承;充水垫床焊接在机体上部,多个托辊装在机体下部;圆筒状主动轴两端均装有齿轮,这两端齿轮上均装有调角器;耐热输送钢带的两边各有一列齿孔,两边的齿孔与主动轴两端的齿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主动轴齿轮与耐热输送钢带齿孔啮合的传动形式,可省去钢带自动涨紧装置且传动准确可靠;调角器能使主动轴两端齿轮与耐热输送钢带两边齿孔同时精确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煤火电厂锅炉炉底灰渣干式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燃煤火电厂炉底灰洛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在燃煤火电厂炉底炽热灰渣的输送处理设备中,目前广泛采用的主要设备是炉底排渣口正下方的对炽热灰渣具有输送和冷却作用的干渣机。干渣机结构是由输送钢带、主动轴、被动轴、托辊和机体等构件组成,输送钢带由主动轴驱动,被动轴张紧。主动轴驱动输送钢带是靠主动轴表面与输送钢带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的,维持该摩擦力足够大是依靠被动轴始终对输送钢带有足够的张紧度,这就要求被动轴配置有自动张紧机构,当涨紧力不足时,会出现打“滑现”象,影响了输送运行的可靠性。自动涨紧装置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且维持足够的张紧力加剧了轴和钢带的磨损和钢带的拉长,使得运动部件磨损快,可靠性低,·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另外现有的的输送钢带是由耐热钢丝网带上覆鳞片状耐热薄钢板构成,当该鳞片状耐热薄钢板遇炉膛排出的大焦块撞击时就严重变形,必须停机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炽热物料输出机,它可以解决现有干渣机存在的其输送钢带必须自动张紧和由此带来的结构复杂、磨损加剧和钢带拉长过快,以及输送钢带不能承受大焦块撞击、寿命短、可靠性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炽热物料输出机,包括机体、轴座、圆筒状主动轴、圆筒状被动轴、耐热输送钢带、钢带驱动机、传动链条、充水垫床、多个托辊、行走底架等,所述机体两端均有两个所述轴座,一端的轴座上装有所述圆筒状主动轴,另一端的轴座上装有所述圆筒状被动轴,所述耐热输送钢带绕在所述圆筒状主动轴和被动轴之间,这之间的上部是耐热输送钢带的工作面,其下以充水垫床支承;下部是耐热输送钢带的回程,以多个等距排列的托辊支承;充水垫床焊接在机体上部,多个等距排列的托辊安装在机体下部;圆筒状主动轴两端均装有齿轮,耐热输送钢带的两边各有一列齿孔,这两边的齿孔与主动轴两端的齿轮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方案 所述圆筒状主动轴包括芯轴、筒体、轴承、轴承座、齿轮、链轮及端圈,所述芯轴两端装在所述轴座上,所述筒体两端均装有所述轴承座和轴承,所述筒体两端与所述两轴承座以螺栓紧固,所述筒体两端外侧均装有所述齿轮和所述端圈,所述筒体的一端还装有所述链轮,该链轮被所述钢带驱动机通过所述传动链条驱动,一侧的螺栓将链轮、端圈、齿轮及筒体一端紧固,另一侧的螺栓将端圈、齿轮及筒体另一端紧固。在所述筒体两端外侧还都装有调角器,该调角器包括有螺座、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筒体两端均钻有通孔,调角器的螺座一端装入该通孔中,所述筒体两端外侧的齿轮在调角器处开有槽口,即调角器装于该槽口内,螺杆旋合在螺座另一端的螺孔中,锁紧螺母旋合在螺杆上。所述轴座可对所述圆筒状主、被动轴的芯轴两端方位调节,所述轴座包括上盖、紧固螺栓、下座、调节螺栓及锁紧螺母,所述芯轴装在下座内,两个调节螺栓分别旋合在下座两侧壁螺孔中,锁紧螺母旋合在调节螺栓上,转动调节螺栓便能推动所述芯轴两端移动。在所述机体下装有所述行走底架,所述行走底架上装有四个车轮,通过一个或两个驱动机驱动所述行走底架及其承载的输出机整体在钢轨上移动。所述充水垫床是由顶部大平板和焊接于该大平板下平行排列的多个半圆筒形水室构成,多个所述半圆筒形水室通过其端部水管依次连通,以便冷却水流经所有半圆筒形水室。每个所述半圆筒形水室内有多道焊接于所述大平板下的半圆形肋板,所述半圆形肋板的中上部开有通水孔。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I、采用上述主动轴两端齿轮与耐热输送钢带的两边齿孔啮合的传动形式,传动准确,运行可靠,且省去了自动涨紧装置。2、耐热输送钢带在其工作面下以充水垫床支承,可承受大焦块的剧烈撞击,克服了目前同类输送钢带最忌大焦块撞击的缺点,且保证耐热输送钢带不致温度过高。3、主动轴两端的齿轮调角器,可以调整主轴两端齿轮的圆周角度,从而保证主轴两端齿轮与钢带两边齿孔同时精确地啮合。4、机体两端的轴座为可调轴座,能调整圆筒状主、被动轴的轴线与耐热输送钢带运行方向保持在垂直状态;等距排列安装的托辊座也是可调轴座而能实现托辊轴线与耐热输送钢带运行方向保持垂直状态。这些可调轴座使钢带运行正常而不“跑偏”。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炽热物料输出机的主视 附图2是附图I的俯视 1、圆筒状被动轴;2、轴座;3、行走底架驱动机;4、机体;5、行走底架;6、托辊;7、充水垫床;7-1、半圆形肋板;7-2、水管;7-3、通水孔;7-4、半圆筒形水室;7_5、顶部大平板;8、耐热输送钢带;8_1齿孔;9、钢带驱动机;10、传动链条;11、圆筒状主动轴;12、溜渣板(行业内也称老鹰铁);13、渣斗下口 ; 附图3是附图I的K向侧视 2、轴座;3、行走底架驱动机;4、机体;5、行走底架;9、钢带驱动机;11、圆筒状主轴;12、溜渣板(行业内也称老鹰铁);13、渣斗下口 ; 附图4是一段输送钢带8的俯视 附图5是附图4的E处放大 8、耐热输送钢带;8-1齿孔; 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炽热物料输出机的圆筒状主动轴11的轴线剖视 11、圆筒状主动轴;11-1、链轮;11-2、调角器;11-3、芯轴;11-4、左右端圈;11_5、轴承;11-6、螺栓;11-7、齿轮;11-8、筒体;11-9、轴承座;11-10、螺栓; 附图7是附图6的M向视图;2、轴座;11-2、调角器;11_7、齿轮; 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炽热物料输出机的轴座2的主视 2、轴座;4、机体;2-1、上盖;2-2、紧固螺栓;2-3、调节螺栓;2_4、锁紧螺母;2_5、下座;11-3、芯轴; 附图9是附图I的C处放大 附图10是附图9的D-D剖视 11-2、调角器;11_2_1、锁紧螺母;11_2_2、螺座;11_2_3、螺杆;11-4、端圈;11-7、齿轮;11-8、筒体。附图11是附图I的B处放大图; 6、托棍; 附图12是附图I的A-A剖面图。4、机体;6、托辊;7、充水垫床;7_1、半圆形肋板;7_2、水管;7_3、通水孔;7_4、半圆筒形水室;7-5、顶部大平板;8、输送钢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参见图I、图2和图1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输送钢带必须有结构复杂的自动涨紧装置张紧和输送钢带不能承受大焦块撞击等问题而进行了相应专利技术设计。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是,包括机体4、轴座2、圆筒状主动轴11、圆筒状被动轴I、耐热输送钢带8、钢带驱动机9、充水垫床7及多个托辊6。机体4的两端均有一对轴座2,轴座2为可调轴座。在一端的一对轴座2上装有圆筒状主动轴11,另一端的一对轴座2上装有圆筒状被动轴1,耐热输送钢带8绕在圆筒状主动轴11和被动轴I之间,这之间的上部是耐热输送钢带的工作面,其下以充水垫床7支承;下部是耐热输送钢带的回程,以多个等距排列的托辊6支承;充水垫床7焊接在机体4上部,多个等距排列的托辊6装在机体4下部。在本实施例中,耐热输送钢带8的厚度为I. 2mm,圆筒状主动轴11的筒体11_8的外径为1000mm。圆筒状主动轴11两端均装有齿轮11_7,耐热输送钢带8的两边各有一列齿孔8-1,两边的齿孔8-1与主动轴两端的齿轮11-7啮合。炽热物料从渣斗下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炽热物料输出机,包括机体(4)、轴座(2)、圆筒状主动轴(11)、圆筒状被动轴(1)、耐热输送钢带(8)、钢带驱动机(9)、充水垫床(7)及多个托辊(6),所述机体(4)的两端均有两个所述轴座(2),一端的两轴座(2)上装有所述圆筒状主动轴(11),另一端的两轴座(2)上装有所述圆筒状被动轴(1),所述耐热输送钢带(8)绕在所述圆筒状主动轴(11)和被动轴(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主动轴(11)两端均装有齿轮(11?7),所述两个齿轮(11?7)上均装有调角器(11?2),所述耐热输送钢带(8)的两边各有一列齿孔(8?1),两边的齿孔(8?1)与所述主动轴两端的齿轮(11?7)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梅陈松灵
申请(专利权)人:陈春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