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光源的LED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928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旋转光源的LED照明装置,包含有灯体(4)、LED灯珠(3)、交流驱动电源,LED灯珠(3)分组并通过电路与交流驱动电源连接,各组LED灯珠(3)在交流驱动电源的驱动下按时序分组开启及关闭,其特征在于:该LEDD照明装置还包含有驱动系统和发光件(2),在驱动系统的支持下LED灯珠(3)可做绕轴旋转运动,LED灯珠(3)的分组分布结构与发光件(2)的结构相适应,发光件(2)位于LED灯珠(3)的前端、遮蔽住部分LED灯珠(3),LED灯珠(3)的旋转运动时序与各组LED灯珠(3)的开启及关闭时序相适应,这种LED灯,不仅散热性能好,而且能维持出光量近似恒定,闪烁效应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LED为主光源的可适应交流驱动工作的D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LED (发光二极管)较白炽灯、节能灯相比,具有节能、耐用、无污染等优点,被视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照明方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发光二极管基本的发光原理为半导体中载流子复合过程中,放出的过剩能量引起光子发射,出射红、蓝等各种颜色的光波,属于电能直接到光能的冷光源,在发光原理上具有突出的先进性,LED这些独有原理和特性,不 仅带来了 LED作为光源使用的优越性,同时也给LED照明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比如LED的光色单一、出光角度小、发热量大、单向导通等等,都需要在具体的照明方案中予以适应。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性,为了保持在照明应用中的稳定发光,现在的做法是采用直流电进行驱动,然而目前不论是家庭、工商业或公共用电,大多以交流电的方式提供,为此必须在灯具中附带整流变压器进行交流/直流转换,这种方式会带来额外的电力损耗,且会降低产品整体寿命,应此,中国专利文献CN101208813B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电力操作的发光装置》,该装置包含发光二极管晶片,该发光二极管晶片具有阵列的串联连接的发光单元,以及分别连接到这些发光单元间的节点的切换方块,其中当该阵列被连接到交流电压电源且被该交流电压电源所驱动时,借由这些切换方块依次开启及关闭这些发光单元,这种发光装置可在交流电源下依次地开启这些阵列,然后按照相反的顺序关闭这些阵列,因而可以减低闪烁效应,并可增加发光时间,但是,这种方案结构复杂、对制造工艺的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旋转光源的LED照明装置,在交流电压电源的驱动下,该D照明装置的出光量近似恒定,闪烁效应低,而且具有散热性能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旋转光源的LED照明装置,包含有灯体、LED灯珠、交流驱动电源,LED灯珠分组并通过电路与交流驱动电源连接,各组LED灯珠在交流驱动电源的驱动下按时序分组开启及关闭,该LEDD照明装置还包含有驱动系统和发光件,在驱动系统的支持下LED灯珠可做绕轴旋转运动,LED灯珠的分组分布结构与发光件的结构相适应,发光件位于LED灯珠的前端、遮蔽住部分LED灯珠,LED灯珠的旋转运动时序与各组LED灯珠的开启及关闭时序相适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光件采用封盖形式,绕中轴位置均匀间隔分布有发光部和通透部,发光件固定不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光件采用层状结构,在基板上形成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绕中轴位置均匀开设有若干叶片形状的通洞,所述通洞即构成发光件的通透部,基板上形成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的部位即构成发光件的发光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灯体上设置有电路,LED灯珠焊接在灯体上,并在通过电路连接分组并与交流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灯体为一旋转对称的结构件,其轴心位置设置有驱动轴,并通过驱动轴与驱动系统连接,在驱动系统的作用下灯体可绕轴心旋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灯体背面形成有散热结构,若干散热扇片固定在灯体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灯体前端面向内凹陷,LED灯珠固定在灯体前端面并电连接分组。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LED灯珠按照与发光件同轴的圆盘式分布,且均匀间隔的按扇区分组,每组当中的扇区同时开启或关闭,任一组LED灯珠的包络形状与发光件的一通透部的形状相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D照明装置工作时,关闭的LED灯珠组始终被发光件的发光部遮蔽住。采用这种结构的旋转光源的LED灯,在主光源LED灯珠与辅助光源发光件之间通过LED灯珠的旋转形成相对运动结构,在交流电压电源的驱动下,采用普通单向导通的LED灯珠反复开启和关闭,能降低发热量的产生和淤积,而通过旋转运动的方式,不仅可在灯体上设置散热结构,提高灯具的散热效率,而且可以通过发光件遮蔽关闭的LED灯珠,能维持出光量近似恒定,闪烁效应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附图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 图2为图I另一个视角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I和图2所示,该旋转光源的LED灯包含有灯体4、LED灯珠3、封盖形式的发光件2、以及包含有交流驱动电源和灯体驱动系统的驱动器7,发光件2为圆形,通过在基板上涂覆长余辉发光材料层而成,所用长余辉材料与LED灯珠的选用相适应,可受至少部分LED灯珠的出光所激发,发光件2绕中轴位置均匀开设有八个叶片形状的通洞1,有固定柱8连接在发光件2的中心位置,发光件即通过该固定柱8与驱动器I连接,并将灯具各部件穿置成一体,所述通洞I即构成发光件2的通透部,基板上形成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的部位即构成发光件2的发光部,灯体4为一金属材质的结构件,成旋转对称的结构,其轴心位置设置有筒状驱动轴6,灯体4通过驱动轴6与驱动器I连接,在驱动系统的作用下灯体4可绕轴心旋转,灯体4的背面均匀设置有风动结构的散热扇片5,不仅可辐射散热,而且在灯体4旋转的时候具有风冷作用,在灯体4上设置有电路,与发光件2同轴的圆盘式分布的LED灯珠3焊接在灯体4前端面,通过电路与驱动器I连接、并划分为十六扇区,同一扇区的灯珠同向电联在一起,而相邻扇区间异向,由此形成均匀间隔的、交替工作的两组,每一扇区的LED灯珠的包络形状与单个通洞I的形状相一致,能被通透部完全暴露、或被发光部完全遮蔽,D照明装置工作时,两LED灯组在驱动器I的激励下交替发光,发光件2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可受LED灯珠激发、迅速达到稳定出光,LED灯珠3通过灯体在驱动器I的带动下旋转运动,且LED灯珠3的旋转速度与LED灯组的开启和关闭时序相适应,完全关闭的LED灯珠组始终被发光部遮蔽住。通过采用公知技术中的其它分组方法,如中国专利文 献CN101208813B所公开的分组方案,将LED划分为更多的分组形式,只需要适应性的调整灯珠组与发光件之间的形状和时序关系,即可实现本方案的专利技术目的。权利要求1.旋转光源的LED照明装置,包含有灯体(4)、LED灯珠(3)、交流驱动电源,LED灯珠(3)分组并通过电路与交流驱动电源连接,各组LED灯珠(3)在交流驱动电源的驱动下按时序分组开启及关闭,其特征在于该LEDD照明装置还包含有驱动系统和发光件(2),在驱动系统的支持下LED灯珠(3)可做绕轴旋转运动,LED灯珠(3)的分组分布结构与发光件(2)的结构相适应,发光件(2)位于LED灯珠(3)的前端、遮蔽住部分LED灯珠(3),LED灯珠(3)的旋转运动时序与各组LED灯珠(3)的开启及关闭时序相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旋转光源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2)采用封盖形式,绕中轴位置均匀间隔分布有发光部和通透部,发光件(2)固定不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旋转光源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2)采用层状结构,在基板上形成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绕中轴位置均匀开设有若干叶片形状的通洞(I ),所述通洞(I)即构成发光件的通透部,基板上形成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的部位即构成发光件的发光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旋转光源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光源的LED照明装置,包含有灯体(4)、LED灯珠(3)、交流驱动电源,LED灯珠(3)分组并通过电路与交流驱动电源连接,各组LED灯珠(3)在交流驱动电源的驱动下按时序分组开启及关闭,其特征在于:该LEDD照明装置还包含有驱动系统和发光件(2),在驱动系统的支持下LED灯珠(3)可做绕轴旋转运动,LED灯珠(3)的分组分布结构与发光件(2)的结构相适应,发光件(2)位于LED灯珠(3)的前端、遮蔽住部分LED灯珠(3),LED灯珠(3)的旋转运动时序与各组LED灯珠(3)的开启及关闭时序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都江堰市华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