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管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温管由内到外依次为交联聚乙烯层、聚乙烯保温层和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所述交联聚乙烯层与所述聚乙烯保温层之间具有电加热装置。与现有的分体单件式输水保温管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温管为交联聚乙烯层、聚乙烯保温层、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与电加热装置组成的一个整体。首先,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提高了保温管的耐老化性能;其次,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温管为一整体,无需再包裹保温材料,使用方便,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工作量;再次,含有电加热装置,可进行电加热,从而防止液体在低温环境下发生冻结;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输水管内层为交联聚乙烯层,可利用液体的热度缓慢进行交联,提高了输水管的耐热氧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管道(如水管或气管)有无需保温和需要保温(即为保温管)两种类型,前者为一般常用的管道,如自来水管等,水管内的温度与外界环境保持一致,这种管道仅仅起输送的作用;后者为特殊用途的管道,如供热水管、供冷水管、蒸汽管等。现有保温管道与一般管道的材料相同,其主要材料是钢材或塑料,但此两种材料均存在同一个问题,即较快的热传递,管道内的介质(如水或气体等)的能量(热量或冷量)通过管道的热传递散发到空气中,导致能量损耗较大,造成能源浪费,也不利于环保。保温的解决办法主要是在管道的外面包覆一层保温层,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安 装比较麻烦,要临时包覆保温层;由于人工包覆使保温层与管道外壁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所述保温的效果不够理想,仍然有较大的能量外泄;由于存在能量外泄,所以不够安全,特别是在保温层破损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烫伤或冻伤等安全事故并缩短保温管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人工包覆带来的问题,在泡沫夹壳保温管和包覆管的生产中,主要将聚乙烯加温挤出成型,包覆于钢管或泡沫层上,从而形成均匀致密、连续的保温层。这种生产方法,内管为钢管,需把钢管固定在成型台上;外层为PE管,往中间的空隙注射聚氨酯发泡齐U。聚氨酯发泡也称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多由聚醚多元醇等活泼氢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化学反应发泡而成。通过这种方式成型的发泡管,由于内管是钢管,造价贵,而且做不到连续生产,造成质量低,成本高、钢管容易生锈和使用寿命低等缺点。目前,太阳能输水热水器所使用的输水保温管仍为分体单件式,即内管为高密度聚乙烯为外面包裹聚乙烯保温材料,再用胶带缠绕包装固定,此方法不仅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并且固定用的胶带易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而老化皮脆,导致保温材料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该保温管耐老化且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管,由内到外依次为交联聚乙烯层、聚乙烯保温层和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所述交联聚乙烯层与所述聚乙烯保温层之间具有电加热装置。优选的,所述交联聚乙烯层的厚度为I. 9^2. 1mm。优选的,所述聚乙烯保温层的厚度为7 8mm。优选的,所述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的厚度为O. 45、. 55mm。优选的,所述交联聚乙烯层由55飞5重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35 45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Γ3重量份的硅烷,O. 5^1重量份的抗氧化剂,O. Γ0. 25重量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与O. Γ0. 2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制成。优选的,所述聚乙烯保温层由10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8 10重量份的发泡剂与2 3重量份的润滑油均泡剂制成。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丁烷发泡剂。优选的,所述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由15 20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Γ65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15 20重量份的碳酸钙、I. 5 2. 5重量份的颜料与O. Cl. 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剂制成。优选的,所述颜料为钛青系列颜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保温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交联聚乙烯粒料,挤出并初步成型,得到内空的交联聚乙烯层;将电加热装置铺于所述交联聚乙烯层上,然后将聚乙烯保温粒料挤出,铺于含有电加热装置的交联聚乙烯 层上,得到聚乙烯保温层;将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粒料挤出,铺于所述聚乙烯保温层上,然后冷却定型,得到保温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保温管由内到外依次为交联聚乙烯层、聚乙烯保温层和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所述交联聚乙烯层与所述聚乙烯保温层之间具有电加热装置。与现有的分体单件式输水保温管相比,本专利技术保温管为交联聚乙烯层、聚乙烯保温层、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与电加热装置组成的一个整体。首先,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具有耐紫外线辐射的作用,提高了保温管的耐老化性能;其次,本专利技术保温管为一整体,其具有保温层,无需再包裹保温材料,使用方便,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工作量;再次,含有电加热装置,可进行电加热,从而防止液体在低温环境下发生冻结;并且,本专利技术输水管内层为交联聚乙烯层,可利用液体的热度缓慢进行交联,提高了输水管的耐热氧化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保温管横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保温管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管,该保温管由内到外依次为交联聚乙烯层、聚乙烯保温层和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所述交联聚乙烯层与所述聚乙烯保温层之间具有电加热装置。其中,所述保温管的空管内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可根据使用的要求而定,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11. 5^12. 5mm。所述交联聚乙烯层为内层,其厚度为I. 9 2· Imm,优选为I. 95 2. 05mm。所述交联聚乙烯层由55飞5重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35 45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Γ3重量份的硅烷,O. 5 1重量份的抗氧化剂,O. Γ0. 25重量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与O. f O. 2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制成。其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优选为58飞2重量份,更优选为59飞1重量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优选为38 42重量份,更优选为39 41重量份。所述硅烷优选为I. 5^2. 5重量份,更优选为I. 8^2. 2重量份。所述抗氧化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抗氧化剂,优选为酚类抗氧化剂,更优选为抗氧化剂1010,其含量优选为O. 6^0. 8重量份。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优选为O. 15^0. 2重量份,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化学交联齐U,其作用是使聚乙烯分子之间形成网状结构,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与强度。所述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优选为O. ΙΟ. 16重量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交联聚乙烯层利用保温管内输送液体的热度缓慢进行交联,从而使保温管的物理性能及耐热氧化性能均得到提高,延长了保温管的使用寿命,并且交联聚乙烯材料也具有较高的耐寒性能。所述聚乙烯保温层的厚度为7 8mm,优选为7. O. 8mm。所述聚乙烯保温层由10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8 10重量份的发泡剂与2 3重量份的润滑油均泡剂制成。其中,所述发泡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发泡剂,优选为丁烷发泡剂,其含量优选为8、. 5重量份,更优选为8 8. 5重量份。所述润滑油均泡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均泡剂,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单甘脂润滑·油均泡剂,其含量优选为2. 2^2. 8重量份,更优选为2. 2^2. 4重量份。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的厚度为O. 45、. 55mm,优选为0.48 O. 52mm,更优选为O. 49 O. 51mm。所述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由15 20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Γ65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15 20重量份的碳酸钙、I. 5^2. 5重量份的颜料与O. 8^1. 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剂制成。其中,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优选为If 20重量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优选为6(Γ63重量份;所述碳酸钙优选为16 19重量份,更优选为16 18重量份。所述颜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颜料,优选为钛青系列颜料,其含量优选为1.8^2. 4重量份,更优选为I. 8^2. 2重量份。所述抗紫外线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抗紫外线剂,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紫外线吸收剂,更优选为紫外线吸收剂UV-531,其含量优选为O. 8^1. 2重量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管,其特征在于,由内到外依次为交联聚乙烯层、聚乙烯保温层和耐紫外线辐射聚乙烯层,所述交联聚乙烯层与所述聚乙烯保温层之间具有电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鸿元橡塑发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