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810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衣机,其抑制风道内产生的水与水雾产生部发生电导通,从而能够提高设在风道周围的电气部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所述洗衣机具备:送风机,设在连通至槽内的风道内,通过风道向槽内送风;供水部,向被施加高电压的水雾产生机构供给水雾产生用水;水雾产生室,与外部连通,并收容水雾产生部及供水部;水雾释放室,与水雾产生室内连通,并相对于水雾产生室横向并设;连接部件,形成为管状,一端连接于所述水雾释放室的上部壁并在所述水雾释放室内向下方开口,另一端连接于风道中的送风机的上游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洗衣机
技术介绍
近年,例如专利文献I的记载,提出了通过向水槽及旋转槽等槽内供给具有除菌或除臭等性能的水雾而对被收容于槽内的洗涤物进行除菌或除臭等的洗衣机。作为产生水雾的装置,例如有引用文献2记载的所谓静电雾化装置(水雾产生单元)等。静电雾化装置在水雾产生机构具有电极,在对该水雾产生机构供给水雾产生用的水的状态下由高压电源部施加高电压,从而产生水雾。产生的水雾,可直接供给到槽内,或者通过连通到槽内的风道等供给到槽内。后者的情况,多半在风道的中途设有送风机,通过该送风机的送风作用,能够将水雾有效地供给到槽内。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19886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1495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例如因槽内的湿气有时会在风道内发生结露。而且,当作为水雾产生部的电极和设在风道周围的送风装置等电气部件通过结露水形成电连接时,电气部件有可能被施加高电压,从而可能成为这些电气部件发生故障的原因。另外,静电雾化装置中的水雾产生部和高压电源部,通常被收容于一个箱体内以构成水雾产生单元,在该箱体上存在,为了在水雾产生部产生水雾从箱体外引入空气的空气引入口以及将产生的水雾向箱体外释放的水雾释放口。其中,洗衣机使用时,从槽内的水中取出洗涤物或向槽内增加投入洗涤物等时飞溅的水,有可能通过空气引入口到达箱体内而溅到高压电源部,从而降低该电绝缘性。由此,提供一种洗衣机,即使是通过风道将水雾产生机构产生的水雾供给槽内的结构,通过抑制风道内的水与水雾产生机构发生电连接的现象,由此可提高设在风道周围的电气部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即使水雾产生单元的箱体所具有的空气引入口溅到水泡,其水泡也难以到达高压电源部,从而不降低高压电源部的电绝缘性的同时能够提高水雾产生单元的设置自由度。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具备外箱;槽,设在所述外箱内;风道,连通到所述槽内;送风装置,由设在所述风道内的送风机通过所述风道向所述槽内送风;水雾产生机构,被施加高电压而产生水雾;供水部,向所述水雾产生机构供给水雾产生用水;水雾产生室,与外部连通,并收容所述水雾产生机构及所述供水部;水雾释放室,与所述水雾产生室内连通,并相对于所述水雾产生室横向并设;连接部件,形成为管状,一端连接于所述水雾释放室的上部壁的同时在所述水雾释放室内向下方开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风道中的所述送风机的上游侧。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抑制风道内产生的水与水雾产生机构发生电连接的现象,从而可提高设在风道周围的电气部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洗衣机。另外,其特征在于,具备槽,收容洗涤物以进行洗涤;水雾产生单元,具有空气引入口,并在具有水雾释放口的箱体内部设置高压电源部和水雾产生部,所述空气引入口引入箱体外的空气,从所述高压电源部向水雾产生部施加高电压来产生水雾,并从所述水雾释放部释放该水雾;将从该水雾产生单元释放的水雾供给至所述槽内部的结构中,所述高压电源部设在比所述空气引入口高的位置。由此,能够提供水泡难以到达高压电源部从而不降低高压电源部的电绝缘性的洗衣机。·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水雾产生单元部分的纵剖侧视图。图2是水雾产生单元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高压电源部的后视图。图4是水雾产生单元的水雾产生部部分的放大纵剖侧视图。图5是水雾产生单元的水雾产生部部分的放大纵剖主视图。图6是洗衣机整体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洗衣机的热风供给装置及水雾产生单元的配置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洗衣机的热风供给装置及水雾产生单元的连接状态的概略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3的等效图。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单体的侧视图。图11是将第四实施方式局部剖开所示的图I的等效图。图12是将第五实施方式局部剖开所示的图4的等效图。附图标记5:旋转槽(槽)6:水槽(槽) 24:循环风道(风道) 27:水雾产生单元28:壳体 29:高压电源部 30:水雾产生部 31 :连接器 34 :空气引入口35:围壁 38:电源输入线 41 :高压电线 60:水雾释放口 61 :连接部件61a:连接部件的与水雾释放口连接部分 61b :连接部件的与风道连接部分61c :连接部件的中间部101 :空气引入口 431 :连接部 432、436:突出部 433:外筒部434 :隔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I至图8说明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在图6中主要示出洗衣机的外壳I。在底座2上载置有外箱3,在外箱3上载置有顶盖4。在该外壳I的内部配设有槽,该槽由旋转槽5和收容有该旋转槽5的水槽6构成。这些旋转槽5和水槽6是中心轴指向上下方向的垂直轴型,呈有底的圆筒状,特别是旋转槽5在槽周侧壁的几乎整个区域上设有通水用且通风用的多个孔,而水槽6没有孔,以便能够蓄水。还有,虽然未图示,在旋转槽5的内部配置有搅拌体,在水槽6的外下部配置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基本以电机构成,洗涤时阻止旋转槽5旋转而使搅拌体例如向正反双方向交替低速旋转,另外,脱水时使旋转槽5与搅拌体一同向单方向高速旋转。顶盖4呈矩形框状结构,在中央部一带具有洗涤物出入口,在上面具有开闭该洗涤物出入口的外盖7。外盖7打开时以人字形对半折叠,打开外盖7之后对旋转槽5内部的洗涤物进行取放。还有,外盖7从打开状态平坦伸展返回而关闭,在位于该外盖7前方且顶盖4上表面的最前部,设有操作面板8。操作面板8具有用于进行洗涤运行有关操作的多个操作键和显示部,并连接在控 制洗衣机运行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在位于外盖7后方的顶盖4的最后部,设有后部面板9。在后部面板9的图中左方的一侧设有自来水供给口 10和洗澡水供给口 11。自来水供给口 10通过供水管连接于水龙头。洗澡水供给口 11通过浴缸水管连接于浴缸水泵。还有,这些自来水供给口 10和洗澡水供给口 11,通过配置在位于后部面板9下方的顶盖4最后部上的未图示的供水装置,可选择地从旋转槽5内向水槽6内供给自来水或洗澡水。在位于后部面板9下方的顶盖4的最后部上,与供水装置并排配置有图7所示的热风供给装置12。具体如图8所示,该热风供给装置12被构成为,在箱体13内配设有第一过滤器14、第二过滤器15、送风机16、加热器17及温度传感器18等。箱体13,从箱体13内的风流向的上游侧开始,依次具有过滤器配置部13a、送风机配置部13b及加热器配置部13c,在其最上游侧的过滤器配置部13a的进一步上游侧,连接有进气管19的一端侧。进气管19的另一端部,连接于设在水槽6上面部的出气口 20。还有,水槽6的上面部由环状的水槽盖21和用于开闭水槽盖21中央部的开口部的内盖(省略图示)形成,在其中的水槽盖21后部形成有上述出气口 20。在作为箱体13的最下游侧的加热器配置部13c的进一步下游侧,连接有供气管22的一端侧。供气管22的另一端部连接于设在上述水槽6上面部(此时也在水槽盖21的后部)的进气口 23。由此,箱体13中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同时从水槽6内连通到旋转槽5内,在水槽6内及旋转槽5内的空气,如图8的箭头A所示,经由进气管19、箱体13及供气管22进行循环。于是,通过这些进气管19、箱体13及供气管22,形成了连通至水槽6内及旋转槽5内的循环风道24。在过滤器配置部13a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外箱;槽,设在所述外箱内;风道,连通到所述槽内;送风装置,由设在所述风道内的送风机通过所述风道向所述槽内送风;水雾产生机构,被施加高电压而产生水雾;供水部,向所述水雾产生机构供给水雾产生用水;水雾产生室,与外部连通,并收容所述水雾产生机构及所述供水部;水雾释放室,与所述水雾产生室内连通,并相对于所述水雾产生室横向并设;连接部件,形成为管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水雾释放室的上部壁并在所述水雾释放室内向下方开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风道中的所述送风机的上游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竹品川英司村瀬弘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