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编机调线剪刀的放线机构,第一销轴穿过打剪刀块的打剪刀块轴孔固定在墙板上,汽缸固定在墙板上且汽缸的轴与打剪刀块的尾端相对应,隔离片固定在墙板上,压簧座与隔离片上的螺孔相结合,放线滑块的滑动部设置于隔离片的滑槽,压簧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压簧座的压簧座轴孔及放线滑块的放线滑块轴孔中,打剪刀块的头部与放线滑块相对应;第二销轴设置于墙板,剪刀臂的一端部在上剪刀头的尾部边侧缺口处固接,钢球在上剪刀头的尾部处与一孔位固接,销与上剪刀头的销孔结合,螺钉穿过上压线片的上压线片通孔、下压线片的下压线片通孔、上剪刀头的导向槽与下剪刀头的螺孔结合。它能增加织物的花色,提高织物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纬编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纬编机调线剪刀的放线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下,针织物的花色还比较单一,变化不大,针织物的品质不够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针织物的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现有纬编机所使用的换线器,一般只有单一换线功能,无法同时实现全自动添纱换线,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020606659. 9公开了一种全电脑数控双针筒添纱罗纹调线机构,该专利的部分权利要求书如下“......选色机构由剪刀电磁阀(4),选色汽缸(5),选色杆(6),选色杆复位拉簧(8),放线汽缸(22),放线拉板(24),放线复位压簧(23)构成;......放线汽缸(22)推动放线拉板(24)作直线运动,放线复位压簧(23) —端作用于墙板(16)、另一端作用力于放线拉板(24),放线拉板(24)与剪刀头(18)后部相接触......。”上述专利技术专利中选色机构存在以下不足放线复位弹簧由于一端作用于墙板而另一端作用于放线拉板,故放线复位弹簧在工作时作用于放线拉板的力不够均匀稳定且抖动较大,影响放线效果,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放线机构来替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纬编机调线剪刀的放线机构,它能增加织物的花色,提高织物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纬编机调线剪刀的放线机构,包括打剪刀块和汽缸,打剪刀块具有打剪刀块轴孔、尾端及头部,墙板成型有墙板轨道,压簧座上成型有压簧座轴孔,放线滑块成型有放线滑块轴孔、滑动部、开槽及钩头部,隔离片上成型有螺孔、滑槽、隔离片开槽,剪刀臂具有弯钩部、剪刀臂轨道,下剪刀头具有导向槽、尾部上端凸起部、尾部下端折弯部、头部,上剪刀头开设有头部缺口、导向槽、销孔、尾部边侧缺口,下压线片成型有下压线片通孔、下压线片导向槽,上压线片具有上压线片头部、上压线片通孔、上压线片导向槽及上压线片尾部缺口 ;第一销轴穿过打剪刀块的打剪刀块轴孔固定在墙板上,汽缸固定在墙板上且汽缸的轴与打剪刀块的尾端相对应,隔离片固定在墙板上,压簧座与隔离片上的螺孔相结合,放线滑块的滑动部设置于隔离片的滑槽,压簧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压簧座的压簧座轴孔及放线滑块的放线滑块轴孔中,打剪刀块的头部与放线滑块相对应;第二销轴设置于墙板,剪刀臂的一端部在上剪刀头的尾部边侧缺口处固接,钢球在上剪刀头的尾部处与一孔位固接,销与上剪刀头的销孔结合,螺钉穿过上压线片的上压线片通孔、下压线片的下压线片通孔、上剪刀头的导向槽与下剪刀头的螺孔结合,后轴与第一圆滑块、第二圆滑块配合且剪刀臂的弯钩部处于第一圆滑块和第二圆滑块之间;第二圆滑块沿墙板上的墙板轨道运动,剪刀臂的剪刀臂轨道沿第二销轴运动;汽缸位于打剪刀块的左侧,压簧座位于放线滑块的左侧,打剪刀块、汽缸设置于放线滑块、压簧座的上方,上剪刀头、下剪刀头、上压线片、下压线片、剪刀臂位于打剪刀块的右侧。所述打剪刀块的头部呈类圆弧状,放线滑块的开槽数与隔离片的开槽数相等且相互对应。所述上剪刀头与钢球、剪刀臂固接后成为一个整体,下剪刀头与上压线片、下压线片一起沿销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增加织物的花色,提高织物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工作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见图I所示,纬编机调线剪刀的放线机构,包括打剪刀块I和汽缸2,打剪刀块I具有打剪刀块轴孔1A、尾端IB及头部1C,墙板3成型有墙板轨道3A,压簧座6上成型有压簧座轴孔6A,放线滑块7成型有放线滑块轴孔7A、滑动部7B、开槽7C及钩头部7D,隔离片8上成型有螺孔8A、滑槽SB、隔离片开槽SC,剪刀臂13具有弯钩部13A、剪刀臂轨道13B,下剪刀头14具有导向槽14A、尾部上端凸起部14B、尾部下端折弯部14C、头部14D,上剪刀头16开设有头部缺口 16A、导向槽16B、销孔16C、尾部边侧缺口 16D,下压线片17成型有下压线片通孔17A、下压线片导向槽17B,上压线片18具有上压线片头部18A、上压线片通孔18B、上压线片导向槽18C及上压线片尾部缺口 18D ;第一销轴4穿过打剪刀块I的打剪刀块轴孔IA固定在墙板3上,汽缸2固定在墙板3上且汽缸2的轴与打剪刀块I的尾端IB相对应,隔离片8固定在墙板3上,压簧座6与隔离片8上的螺孔8A相结合,放线滑块7的滑动部7B设置于隔离片8的滑槽SB,压簧5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压簧座6的压簧座轴孔6A及放线滑块7的放线滑块轴孔7A中,打剪刀块I的头部IC与放线滑块7相对应;第二销轴12设置于墙板3,剪刀臂13的一端部在上剪刀头16的尾部边侧缺口 16D处固接,钢球15在上剪刀头16的尾部处与一孔位固接,销19与上剪刀头16的销孔16C结合,螺钉穿过上压线片18的上压线片通孔18B、下压线片17的下压线片通孔17A、上剪刀头的导向槽16B与下剪刀头14的螺孔结合,后轴10与第一圆滑块9、第二圆滑块11配合,剪刀臂13的弯钩部13A处于第一圆滑块9和第二圆滑块11之间;第二圆滑块11沿墙板3上的墙板轨道3A运动,剪刀臂13的剪刀臂轨道3B沿第二销轴12运动;汽缸2位于打剪刀块I的左侧,压簧座6位于放线滑块7的左侧,打剪刀块I、汽缸2设置于放线滑块7、压簧座6的上方,上剪刀头16、下剪刀头14、上压线片18、下压线片17、剪刀臂13位于打剪刀块I的右侧。所述打剪刀块I的头部呈类圆弧状,放线滑块7的开槽数与隔离片的开槽数相等且相互对应。所述上剪刀头16与钢球15、剪刀臂13固接后成为一个整体,下剪刀头14与上压线片18、下压线片17 —起沿销19运动。第一圆滑块9、轴10、第二圆滑块11、剪刀臂13、下剪刀头14、钢球15、上剪刀头16、下压线片17、上压线片18、销19为一组,本机构至少具有相同的三组。为增加放线拉板的稳定性,设计小组经过多方面论证后决定用打剪刀块、隔离片、压簧座、放线滑块、压簧结构代替放线拉板、复位弹簧,该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需要放线时,在另一汽缸及剪刀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二圆滑块11、剪刀臂13、下剪刀头14、上剪刀头16、上压线片18、下压线片17及销19等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在此过程中,第二圆滑块11沿墙板上的墙板轨道3A运动,而剪刀臂13的剪刀臂轨道13B沿第二销轴12滑动,此时下剪刀头14的尾部下端折弯部14C处于放线滑块7钩头部7D的左侧且相对应。如图3所示,汽缸2的轴沿图示箭头R方向作用于打剪刀块I的尾端1B,打剪刀块I的打剪刀块轴孔IA沿第一销轴4朝图示箭头S方向转动,接着打剪刀块I的头部IC带动放线滑块7的滑动部7B沿隔离片8的隔离片滑槽8B朝图示箭头T方向运动,设置于压簧座6及放线滑块7中的压簧5被压缩,放线滑块7的钩头部7D带动下剪刀头14的尾部下端折弯部14C运动,上压线片18及下压线片17也随下剪刀头14 一起沿销19运动,再接着被上压线片18及下压线片17夹制于上剪刀头16头部缺口16A内的纱线被释放。权利要求1.纬编机调线剪刀的放线机构,包括打剪刀块(I)和汽缸(2),其特征在于打剪刀块(I)具有打剪刀块轴孔(1A)、尾端(IB)及头部(1C),墙板(3)成型有墙板轨道(3A),压簧座(6)上成型有压簧座轴孔(6A),放线滑块(7)成型有放线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纬编机调线剪刀的放线机构,包括打剪刀块(1)和汽缸(2),其特征在于:打剪刀块(1)具有打剪刀块轴孔(1A)、尾端(1B)及头部(1C),墙板(3)成型有墙板轨道(3A),压簧座(6)上成型有压簧座轴孔(6A),放线滑块(7)成型有放线滑块轴孔(7A)、滑动部(7B)、开槽(7C)及钩头部(7D),隔离片(8)上成型有螺孔(8A)、滑槽(8B)、隔离片开槽(8C),剪刀臂(13)具有弯钩部(13A)、剪刀臂轨道(13B),下剪刀头(14)具有导向槽(14A)、尾部上端凸起部(14B)、尾部下端折弯部(14C)、头部(14D),上剪刀头(16)开设有头部缺口(16A)、导向槽(16B)、销孔(16C)、尾部边侧缺口(16D),下压线片(17)成型有下压线片通孔(17A)、下压线片导向槽(17B),上压线片(18)具有上压线片头部(18A)、上压线片通孔(18B)、上压线片导向槽(18C)及上压线片尾部缺口(18D);第一销轴(4)穿过打剪刀块(1)的打剪刀块轴孔(1A)固定在墙板(3)上,汽缸(2)固定在墙板(3)上且汽缸(2)的轴与打剪刀块(1)的尾端(1B)相对应,隔离片(8)固定在墙板(3)上,压簧座(6)与隔离片(8)上的螺孔(8A)相结合,放线滑块(7)的滑动部(7B)设置于隔离片(8)的滑槽(8B),压簧(5)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压簧座(6)的压簧座轴孔(6A)及放线滑块(7)的放线滑块轴孔(7A)中,打剪刀块(1)的头部(1C)与放线滑块(7)相对应;第二销轴(12)设置于墙板(3),剪刀臂(13)的一端部在上 剪刀头(16)的尾部边侧缺口(16D)处固接,钢球(15)在上剪刀头(16)的尾部处与一孔位固接,销(19)与上剪刀头(16)的销孔(16C)结合,螺钉穿过上压线片(18)的上压线片通孔(18B)、下压线片(17)的下压线片通孔(17A)、上剪刀头的导向槽(16B)与下剪刀头14的螺孔结合。后轴(10)与第一圆滑块(9)、第二圆滑块(11)配合且剪刀臂(13)的弯钩部(13A)处于第一圆滑块(9)和第二圆滑块(11)之间;第二圆滑块(11)沿墙板(3)上的墙板轨道(3A)运动,剪刀臂(13)的剪刀臂轨道(13B)沿第二销轴(12)运动;汽缸(2)位于打剪刀块(1)的左侧,压簧座(6)位于放线滑块(7)的左侧,打剪刀块(1)、汽缸(2)设置于放线滑块(7)、压簧座(6)的上方,上剪刀头(16)、下剪刀头(14)、上压线片(18)、下压线片(17)、剪刀臂(13)位于打剪刀块(1)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恒舜数控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