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道防护
科学,特别提供了一种地下管道系统用阴极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采用大口径钢质输水管线具有安全、可靠及建设周期短的优点,是目前输水工程中比较常用方法。该工艺主要是通过工作竖井间操作进行管道顶进埋设,除工作竖井外其它管线途径地面不进行地面挖掘,采用传统的腐蚀防护工艺 已很难彻底解决顶管管道耐久性问题,给管道的耐久性设计和施工工艺带来新的难题。从目前已建的顶管管线情况来看,这主要存在防腐涂层性能与该施工工艺匹配问题,焊接部位补口匹配问题,中继间涂层保护问题,及阴极保护设计与施工工艺问题等。关于大口径钢质顶管管道耐久性的应用已经成为以更值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由于大中城市扩建或新建输水管线工程中,通常埋设管线的土壤中或地面上已建有城市基础设施或建筑物,采用开放式挖掘埋设大口径管线会破坏这些已建城市基础设施,如路面、绿化带、构筑物等,这给埋设管线施工带来困难,也使施工成本大幅度的提高,并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近年来非开挖埋设管线技术的进步和完善使人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目前非开放式埋设管线的方法主要有盾构法、定向钻法、顶 ...
【技术保护点】
地下管道系统用阴极保护系统,具体为布置在地下管道(1)上的馈电连接装置和阴极保护装置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阴极保护系统构成如下:馈电电缆(401)、馈电连接头(402)、牺牲阳极(7);其中:馈电电缆(401)的下端通过馈电连接头(402)与地下管道(1)外壁固定连接且构成电连接,牺牲阳极(7)固定连接在馈电电缆(401)的另一端;防水套管(5)放置在外护管(2)内,其前端固定布置有馈电连接头(402),馈电连接头(402)与地下管道(1)外壁紧密接触且不移动,以便进行馈电连接头(402)与地下管道(1)二者之间的焊接操作;防水套管(5)的构成如下:螺杆(5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魏英华,刘阳,赵海涛,马跃,陆卫中,史杰智,李晓东,高英,张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