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冶炼交换后液中钨的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7635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钨冶炼交换后液中钨的回收方法,该方法是先对交换后液的pH用硫酸调节到8-10左右;利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回收了钨和氨后的钨酸铵(APT)结晶母液后液中的钙作为沉钨的沉淀剂,反应过程加热至70~80℃;充分搅拌,形成白钨沉淀;过滤后,滤渣返回到压煮浸出工序,废液送废水处理工序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就是结合申请号201210307349.0《从钨冶炼的仲钨酸铵结晶母液中一步回收钨与氨的方法》,将这部分含氯化钙的溶液作为交换后液钨回收的沉淀剂物料,这样既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又减少盐类的排放,从经济效益上来说,减少购买氯化钙物料的成本,实现内部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的工艺流程,钨沉淀率高,且经济效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钨湿法冶金,具体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我国是钨资源丰产国家,也是钨冶炼产能最大的国家。钨资源主要以黑钨矿和白钨矿形态存在,随着黑钨矿资源量的递减,开采白钨矿资源已成为钨资源开采的主要矿品种,因此白钨矿的冶炼技术也已经得到大力提升,技术工艺也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白钨精矿高碱压浸煮一离子交换工艺已经成为我国主要钨冶炼的主流程工艺。随着资源稀缺的意识已得到广泛地认可,开展对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也成为一种共识,因此,绝大多数钨冶炼加工企业都已经重视了对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并逐步实施循环经济工业模式。对于钨冶炼加工企业来说,控制外排废水的污染处理,以及提高钨总回收率是冶炼企业的重点工作。在 钨冶炼离子交换工艺中,由于交换树脂固有的性质和交换工艺的特性,树脂对溶液钨酸根的吸附限度是一定的,且当树脂吸附达到饱和临界时,树脂很容易穿漏,这样交换后液中必然残留有钨酸根离子,具体残留浓度的高低则决定于岗位操作的情况,如果树脂穿漏程度大,则后液中钨浓度必会很高。通常交换后液中残留的三氧化钨浓度在5(T500mg/L范围,但由于交换后液的体积比较大,这部分钨的绝对数值也不小,如果不加以回收,则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钨冶炼交换后液中钨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对交换后液的pH用硫酸调节到8?10左右;利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回收了钨和氨后的钨酸铵(APT)结晶母液后液中的钙作为沉钨的沉淀剂,反应过程加热至70~80℃;充分搅拌,形成白钨沉淀;过滤后,滤渣返回到压煮浸出工序,废液送废水处理工序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兵王小军邓波王战斌刘开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湘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