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堆叠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598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片堆叠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薄片堆叠设备包括对齐单元,所述对齐单元用于使堆叠托盘所堆叠的薄片在与薄片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对齐。所述对齐单元包括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用于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与堆叠托盘所堆叠的薄片的宽度方向的侧端相接触以使薄片对齐。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已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第一薄片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不同的第二薄片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偏移的方式堆叠在该第一薄片上的情况下,所述薄片堆叠设备禁止对第二薄片进行对齐单元的对齐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使堆叠托盘上所堆叠的薄片对齐的功能的薄片堆叠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关于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并用于堆叠大量薄片的薄片堆叠设备,对于能够在排出薄片之前高精度地使薄片对齐的性能的需求日趋增长。日本特开2006-206331论述了以下设备,其中,在堆叠托盘上设置对齐构件,并且通过使对齐构件相对于与薄片排出方向平行的薄片端面进行接触和分离来对齐薄片端面以将薄片堆叠在一起。 然而,在将薄片宽度为Wl的薄片堆叠在堆叠托盘701上并且将薄片宽度为与薄片宽度Wl不同的W2的薄片堆叠在薄片宽度为Wl的薄片上的情况下,需要消除已堆叠的薄片和各对齐板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为此,如图17所示,对齐板A和B需要抵接已堆叠的薄片的最上面薄片的上表面。当在对齐板与堆叠薄片的最上面薄片的上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对齐板A在图17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上移动时,对齐板A的底面与堆叠薄片的最上面薄片发生摩擦。这导致薄片上的调色剂发生分离,由此担心图像质量的劣化。此外,当附着有调色剂的对齐板的底面接触其它薄片时,将使得调色剂附着至该薄片,由此担心图像质量的劣化。此外,即使在没有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地方,薄片表面也与对齐板发生摩擦,并且薄片质量可能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损坏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薄片堆叠设备。此外,本说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能够防止使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图像质量劣化的薄片堆叠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薄片堆叠设备,包括排出单元,用于排出薄片;堆叠托盘,用于堆叠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薄片;对齐单元,用于使所述堆叠托盘所堆叠的薄片在与薄片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对齐,其中所述对齐单元包括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所述第一对齐构件和所述第二对齐构件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与所述堆叠托盘所堆叠的薄片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侧端相接触以使薄片对齐;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堆叠托盘所堆叠的第一薄片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第二薄片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偏移的方式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的情况下,禁止对所述第二薄片进行所述对齐单元的对齐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对薄片进行图像形成;排出单元,用于排出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进行了图像形成的薄片;堆叠托盘,用于堆叠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薄片;对齐单元,用于进行对齐操作,以使所述堆叠托盘所堆叠的薄片在与薄片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对齐,其中所述对齐单元包括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所述第一对齐构件和所述第二对齐构件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与所述堆叠托盘所堆叠的薄片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侧端相接触以使薄片对齐;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堆叠托盘所堆叠的第一薄片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第二薄片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偏移的方式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的情况下,禁止对所述第二薄片进行所述对齐单元的对齐操作。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I是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3示出操作显示单元。图4A和4B是自动整理器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自动整理器的结构的框图。图6A和6B示出堆叠托盘和对齐板的位置。图7示出自动整理器中的薄片输送。图8A 8D示出整理(sort)模式时的堆叠托盘上的薄片对齐操作。图9A 9G示出移位整理(shift sort)模式时的堆叠托盘上的薄片对齐操作。图IOAlOC示出自动整理模式选择画面。图11示出薄片进给托盘选择画面。图12A和12B示出原稿尺寸混合堆叠模式设置画面。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薄片排出操作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对齐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薄片排出操作的流程图。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薄片排出操作的流程图。图17示出将不同薄片宽度的多个薄片堆叠在一起时的对齐操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图I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10和用作薄片堆叠设备的自动整理器500。图像形成设备10配备有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器200和用于在薄片上形成所读取的图像的打印机350。原稿进给设备100从第一页开始逐一进给面朝上设置在原稿托盘101上的原稿,并且将原稿输送至稿台玻璃102上的预定读取位置。然后,原稿进给设备100将原稿排出至排出托盘112上。此时,扫描器单元104固定在预定读取位置。当原稿穿过读取位置时,由扫描器单元104读取原稿的图像。更具体地,当原稿穿过读取位置时,利用扫描器单元104的灯103的光来照射原稿,并且经由镜105、106和107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引导至透镜108。穿过透镜108的光在图像传感器109的摄像面上形成图像,并且将该图像转换成图像数据并输出该图像数据。将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图像数据作为视频信号输入至打印机350的曝光单元110。打印机350的曝光单元110基于从图像读取器200输入的视频信号来调制激光束并且输出调制后的激光束。激光束在利用多面镜进行扫描的同时被施加至感光鼓111。在感光鼓111上形成与所扫描的激光束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利用从显影装置113供给的显影剂将感光鼓111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为显影剂图像。利用拾取辊127或128从设置在打印机350内的上侧盒114和下侧盒115进给薄 片。利用薄片进给辊129或薄片进给辊130将所进给的薄片输送至定位辊126。当薄片的前端到达定位棍126时,以预定时刻来驱动定位棍126,并且将薄片输送至感光鼓111和转印单元116之间的间隙。利用转印单元116将感光鼓111上所形成的显影剂图像转印至所进给的薄片。将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薄片输送至定影单元117,其中定影单元117通过对薄片加热和加压来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该薄片上。利用挡板121和排出辊118将穿过定影单元117的薄片从打印机350排出至图像形成设备的外部(自动整理器500)。在薄片的两面上均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将薄片经由反转路径122输送至双面输送路径124,并且进一步将薄片再次输送至定位辊126。参考图2的框图说明整体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和整体系统结构。图2是示出用于整体控制图I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电路单元900,并且CPU电路单元900包括CPU 901、只读存储器(ROM) 902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903。CPU 901是用于进行整个图像形成系统的基本控制的CPU,以及写入了控制程序的ROM 902和用于进行处理的RAM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连接至CPU 901。CPU 901利用ROM 902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来整体地控制各种控制单元911、921、922、904、931、941和951。RAM 903临时存储控制数据并且用作控制中所涉及的计算处理的工作区域。原稿进给设备控制单元911基于来自CPU电路单元900的命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堆叠设备,包括:排出单元,用于排出薄片;堆叠托盘,用于堆叠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薄片;对齐单元,用于使所述堆叠托盘所堆叠的薄片在与薄片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对齐,其中所述对齐单元包括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所述第一对齐构件和所述第二对齐构件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与所述堆叠托盘所堆叠的薄片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侧端相接触以使薄片对齐;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堆叠托盘所堆叠的第一薄片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第二薄片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偏移的方式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的情况下,禁止对所述第二薄片进行所述对齐单元的对齐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裕西村俊辅横谷贵司加藤仁志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