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船舶船底水下清洗设备,属于航海设备
技术介绍
船底产生污底(海生附着物)的危害是极大的。海水中的生物如藤壶、牡砺、石灰虫、苔藓虫和藻类等,附着在船上会造成船只航行速度减慢,船底附着海洋生物,易产生氧浓度差电池而引起坑蚀。同时,海洋生物的排泄物除了助长腐蚀之外,随其积累,还会侵入船底涂膜中,并加速水线以下船体的腐蚀,从而将涂膜破坏,造成严重后果。据统计,一艘船由于污底造成船体的平均粗糙度每增加lOum,就会导致燃料消耗增加I %左右,而且还会导致船舶性能下降。船底被海洋生物附着,形成污损,造成经济损失。另外,船底海生物对军事上造成的威胁更大。当船底附着生物后,会使船速降低,耗油量增加,甚至于贻误军舰的战机。另外附着生物到达一定程度后还会使声纳失灵。·为防止此类现象产生,一般的处理办法就是在水线以下船体及船底涂上防污漆,以图杀死或驱散附着海生物,使之不再附着在船体上。然而此举伴随而来的就是造成海洋污染,随着各国环保部门对产生海洋污染的防污漆的重视,防污漆正逐渐被禁用或限制使用。传统的清洗方法是,在船驶进船坞后,将船吊起,用化学药剂清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船舶船底水下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和水下清洗单元,二者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的船上监视及控制单元能够显示水下清洗单元的工作状态及传回的图像,并完成水下单元的控制,所述的水下清洗单元能够清理船底附着的生物,并传回水下的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常顺,肖海荣,潘为刚,韩耀振,周凤余,周应兵,张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