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混改性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531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混改性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a、配制共混物,b、混炼,c、压片,d、压膜,e、层叠压膜,f、层间剥离,g、测量超疏水表面的接触角、滚动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简单共混剥离方法,制备出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物超疏水薄膜,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与聚合物的压延工艺相结合,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各种聚合物超疏水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超疏水表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已经开发了众多不同的制备原料和工艺方法。通过模型分析,对于表面微观结构与接触角、滞后、浸润状态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制备具有特殊表面浸润性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但是超疏水表面的实际应用还未能普及,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 首先,简单经济、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有待开发。现有报道的大多数超疏水表面的制备过程中均涉及到用较昂贵的低表面能物质,如含氟或硅烷的化合物来降低表面的表面能,而且许多方法涉及到特定的设备、苛刻的条件和较长的周期,难以用于大面积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其次,从实际应用角度考虑,现有的超疏水表面的强度和持久性差,使得这种表面在许多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表面的微结构也因机械强度差而易被外力破坏,导致超疏水性的丧失;另外在一些场合或长期使用中表面也可能被油性物质污染,使得疏水性变差。开发具有表面微结构可修复的超疏水表面及实现超双疏水功能(既疏水又疏油)可能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最佳方案。此外,从理论分析角度考虑,对于表面微结构的几何形貌、尺寸与表面浸润性,尤其是与滞后直接联系的定量研究还有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混改性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a、配制共混物: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按组分比(45~95%):(5~55%)混合配制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或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按组分比(45~95%):(5~55%)混合配制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物;b、混炼:用哈克转矩流变仪将a中配制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物混炼成样品,混炼温度为195~205℃,混炼时间为5~7min,转子转速为55~65r/min;c、压片:将b中的混炼后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样品或线性低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秀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海川卓越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