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的放液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418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7:29
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的放液阀结构,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包括一集液计量容器本体,该集液计量容器本体的顶部配置有一用来将来自于患者的引流液引入集液计量容器本体的容腔内的引液管管座,而集液计量容器本体的底部构成有一用于挂着集液袋的集液袋挂置架,在容腔内由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分隔有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和第三集液计量腔,并且在第一集液计量腔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出液孔,在第二集液计量腔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出液孔,而在第三集液计量腔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三出液孔,所述的放液阀结构包括放液阀套、放液阀杆、阀杆旋钮和一组阀塞。具有理想的密封效果和结构简练以及强度好不易致损的长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的放液阀结构
技术介绍
如业界所知之理,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主要但并不限于应用于导尿患者,并且在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的计量器容腔内隔设有多个集液计量腔,以便由医护人员记录患者在某一时段内的引流液例如尿液的量,进而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当要对计量器容腔内的液体排除时,只要开启放液阀,从而使各集液计量腔内的液体排至与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管路连接的集液袋中,处置。·但是,公知的并且目前临床上广为使用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的放液阀由于结构有失合理性而既容易出现泄漏又极易损坏,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使结构更趋简练、又有助于体现理想的密封效果以及有益于保障强度而藉以避免损坏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的放液阀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的放液阀结构,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包括一集液计量容器本体,该集液计量容器本体的顶部配置有一用来将来自于患者的引流液引入集液计量容器本体的容腔内的引液管管座,而集液计量容器本体的底部构成有一用于挂着集液袋的集液袋挂置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的放液阀结构,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包括一集液计量容器本体(1),该集液计量容器本体(1)的顶部配置有一用来将来自于患者的引流液引入集液计量容器本体(1)的容腔(11)内的引液管管座(12),而集液计量容器本体(1)的底部构成有一用于挂着集液袋的集液袋挂置架(13),在容腔(11)内由第一隔离板(111)和第二隔离板(112)分隔有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113、114)和第三集液计量腔(115),并且在第一集液计量腔(113)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出液孔(1131),在第二集液计量腔(114)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出液孔(1141),而在第三集液计量腔(115)的底部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的放液阀结构,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器包括一集液计量容器本体(I),该集液计量容器本体(I)的顶部配置有一用来将来自于患者的引流液引入集液计量容器本体(I)的容腔(11)内的引液管管座(12),而集液计量容器本体(I)的底部构成有一用于挂着集液袋的集液袋挂置架(13),在容腔(11)内由第一隔离板(111)和第二隔离板(112)分隔有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113、114)和第三集液计量腔(115),并且在第一集液计量腔(113)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出液孔(1131),在第二集液计量腔(114)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出液孔(1141),而在第三集液计量腔(115)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三出液孔(115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液阀结构包括一放液阀套(2)、一放液阀杆(3)、一阀杆旋钮(4)和一组阀塞(5),放液阀套(2)构成于所述集液计量容器本体(I)的底壁的外部,并且与所述的第一、第二出液孔(1131、1141)以及第三出液孔(1151)相通,放液阀杆(3)转动地设置在放液阀套(2)的放液阀套腔(21)内,并且该放液阀杆(3)的一端端部探出放液阀套腔(21),阀杆旋钮⑷固定在放液阀杆(3)探出放液阀杆腔(21)的一端端部,一组阀塞(5)的轴向中央各具有一阀杆配合孔(53),藉由该阀杆配合孔(53)将阀塞(5)套用于所述的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赛爱斯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