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用于预防或治疗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及其它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感冒症候的中药复方制剂
技术介绍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 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即流感。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早在《内经》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如《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论述太阳病时,以桂枝汤治表虚证,以麻黄汤治表实证,提示感冒风寒有轻重的不同,这为感冒的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感冒病名则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应分立辛温、辛凉两大法则。明清对虚人感冒也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至清代,随着温热病学说的兴起与发展,不少医家逐渐认识到本病之发生与感受时行之气相关。感冒的病位在肺卫,基本病机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复方,其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羌活1?40份、白芷1?20份、大青叶1?50份、黄芩1?50份、苦参1?30份、生姜1?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复方,其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羌活1-40份、白芷1-20份、大青叶1-50份、黄芩1-50份、苦参1-30份、生姜1-20份。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羌活4-35份,白芷2-15份,大青叶5-40份,黄芩5-40份,苦参3-25份,生姜2-15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羌活12份,白芷6份,大青叶18份,黄芩18份,苦参6份,生姜6份。4.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1)按重量配比准备各原料药; (2)将准备好的原料药加水煎煮,过滤煎煮液后浓缩成浸膏,加乙醇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得具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浸膏。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德馨,颜乾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