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桐子源农药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292924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桐子源农药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农药溶剂包括结构式(1)和/或(2)表示的酰胺组成的混合脂肪酰胺,式中,R选自C11-C19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烯烃基,R1、R2选自C1-C6的直链烷基,-N-X为碳数为4或5的氮杂环结构,R-CO-源自于小桐子。该农药溶剂的制备方法是以小桐子毛油或小桐子油脂肪酸酯为原料,经一步或多步与仲胺通过胺解制成。经过实验表明,该农药溶剂对各种农药的溶解度比混合脂肪酸甲酯有很大提高,与传统的轻芳烃溶剂相当,对某些品种农药的溶解度,远大于二甲苯,而且该农药溶剂的稳定性较高,适用于各种农药制剂或制成农药桶混助剂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小桐子源农药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制剂的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农药剂型结构不合理;农药助、溶剂研发水平落后。尤其以农药溶剂的问题最为严重。发达国家早已禁止使用的苯、二甲苯等高毒非环保的助、溶剂仍在大量使用。这类以毒性高、环保和安全性差的轻芳烃溶剂为基质的传统乳油剂型占比仍然高达50%,年使用量在100万吨左右。每年随着这些乳油的使用大约有30-40万吨苯类溶剂进入环境中。2010年,我国农药产量约135万吨,出口 61万吨,进口 5万吨,国内消费量约为79万吨。使用溶剂 3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是高挥发性芳烃,如二甲苯、甲苯、苯等轻芳烃,以及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等一些极性溶剂用作助溶剂。这些溶助剂对生产安全、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有较大隐患。其中有些有明确致癌致畸作用,对农药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有些属于低闪点溶剂,易燃易爆,生产贮运安全性差。同时轻芳烃溶剂和甲醇属于挥发性有机物质(VOC),在生产场所和农药喷洒后污染大气环境。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与水互溶,使用后易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桐子源农药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溶剂包括由结构式(1)和/或(2)表示的酰胺组成的混合脂肪酰胺:R?CO?N(R1R2)??????(1);R?CO?N?X???????(2);式中,R选自C11?C19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烯烃基,R1、R2选自C1?C6的直链烷基,?N?X为氮杂环结构,氮杂环中碳数为4或5,R?CO?源自于小桐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桐子源农药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溶剂包括由结构式(I)和/或(2)表示的酰胺组成的混合脂肪酰胺 R-CO-N(R1R2) (I) ;R-CO-N-X(2);式中,R 选自 C11-C19 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烯烃基,RpR2选自C1-C6的直链烷基,-N-X为氮杂环结构,氮杂环中碳数为4或5,R-CO-源自于小桐子。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小桐子源农药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脂肪酰胺是由小桐子毛油或小桐子脂肪酸酯与仲胺通过胺解而制成。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农药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I)和/或(2)表示的酰胺在农药溶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在90%以上。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小桐子源农药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I)和/或(2)表示的酰胺在农药溶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在97%以上。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小桐子源农药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1A2选自-CH3或-C2H5,所述氮杂环为吡咯环、四氢吡咯环或哌啶环。6.一种如权利要求I至5任一项所述的小桐子源农药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东路杨海燕李谱超李广泽孔建陈福明曹明章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