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栽培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柿生产的第一大国,环剥是柿生产上花果管理方面最重要的一项技术,也是一项技术含量最高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切断皮层养分和水分运输通道来实现促进开花座果、保花保果的目的,因此环剥直接关系到柿树的产量和种植效益,环剥技术的好坏则还对树势、经济寿命、生育期等栽培技术具有较大的影响。传统的柿树环剥技术常常因为环剥后伤口愈合慢、流胶等而失去环剥促花保果的效果,甚至导致树体死亡或早衰, 特别是在南方产区,环剥时期正好是高温、高湿季节,不利环剥伤口愈合,加剧流胶,伤口还经常成为病虫源,给柿生产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长期试验研究基础上,对环剥切口进行包膜,有效的促进了伤口愈合,抑制了伤口流胶现象,基本消除了环剥技术本身和环剥操作人员技术偏差给柿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生产实践表明,柿环剥切口包膜技术还可以促进柿早熟,显著增加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不仅保持了传统环剥技术提高柿树坐果率、增大单果重,减少生理落果的优点,而且基本消除了传统环剥技术对柿树的伤害,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盛花末期至幼果形成期(根据树体长势和花蕾数量适当调整,树势旺、花蕾少的提早环剥),在主干距地面15cm、主枝或骨干枝离基部5cm以上位置,使用洗净消毒的专用环割刀作环状切剥一圈,切口平滑,宽度O. 5-1. 5cm,深度以达到木质部为准。环剥完成后立即使用大于环剥宽度一倍以上的塑料薄膜(透明、有色干净塑料薄膜均可,深色为佳)包扎切口 ;3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柿树环剥切口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盛花末期至幼果形成期,在主干距地面15cm、主枝或骨干枝离基部5cm以上位置,用专用环割刀或锋利的小刀作环状切剥一圈,宽度0.5?1.5cm,深度以达到木质部为准,环剥完成后立即使用大于环剥宽度一倍以上的塑料薄膜包扎切口;30天后解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柿树环剥切口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盛花末期至幼果形成期,在主干距地面 15cm、主枝或骨干枝离基部5cm以上位置,用专用环割刀或锋利的小刀作环状切剥一圈,宽度O. 5-1. 5cm,深度以达到木质部为准,环剥完成后立即使用大于环剥宽度一倍以上的塑料薄膜包扎切口 ;30天后解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汝玉,沈清标,金光,周平,郭瑞,杨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