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遮阳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278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07
控温遮阳大棚,其属于农业技术设备领域。由棚膜、骨架、主梁、控温装置组成,控温装置包括温控器、碳纤维发热电缆、数据电缆、测温装置;温控器通过数据电缆连接至测温装置;与电源连接的温控器接入碳纤维发热电缆,骨架为空心钢管,管内穿入碳纤维发热电缆;棚膜下方设置遮阳网,其透光率为20%。可以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对于做到无人值守控温,测温装置靠近农作物,测温准确,发热源位于棚顶,能够快速反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温遮阳大棚,其属于农业技术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大棚养植现在已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由于大棚具有出色的保温作用,因此在北方地区的冬季,可以确保棚内温度维持在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使人们在严寒的冬季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微生物或植物、动物的生长需要温度维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突然的天气变化,温度过低会影响微生物或植物、动物的生长速度,影响产量。寻求简单便捷的大棚保温技术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控温遮阳大棚,可以便捷的调节大棚内温度,减少外界温度对农作物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控温遮阳大棚是由棚膜、骨架、主梁、控温装置组成,控温装置包括温控器、碳纤维发热电缆、数据电缆、测温装置;温控器通过数据电缆连接至测温装置;与电源连接的温控器接入碳纤维发热电缆,骨架为空心钢管,管内穿入碳纤维发热电缆;棚膜下方设置遮阳网,其透光率为20%。所述测温装置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控制遮阳网在地面和棚顶之间上升或下降,改变遮阳网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大小。采用上述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对于做到无人值守控温,测温装置靠近农作物,测温准确,发热源位于棚顶,能够快速反应外界温度的变化。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棚膜,2、骨架,3、测温装置,4、数据电缆,5、温控器,6、碳纤维发热电缆,7、主梁,8、遮阳网。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所示的控温遮阳大棚的示意图中,其主要结构特征由棚膜I、骨架2、主梁7、控温装置组成,控温装置包括温控器5、碳纤维发热电缆6、数据电缆4、测温装置3 ;温控器5通过数据电缆4连接至测温装置3 ;与电源连接的温控器5接入碳纤维发热电缆6,骨架2为空心钢管,管内穿入碳纤维发热电缆6 ;棚膜I下方设置遮阳网8,其透光率为20%。所述测温装置3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控制遮阳网8在地面和棚顶之间上升或下降,改变遮阳网8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大小。工作中,日常温度控制主要靠开关通风窗,作业门,揭盖温室覆盖物调节。但极端突然降温条件下,或夜间无人照顾的时候,开启控温日光大棚的控温装置,白天控制在18 20°C, 夜间疒5°C。夜间通过骨架的空心钢管内的多条碳纤维发热电缆提供热量,隔离大棚外的冷空气,同时向下辐射热量,白天通过调节遮阳网的高度改变日照量,控制大棚温度的1 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控温遮阳大棚,由棚膜(1)、骨架(2)、主梁(7)、控温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控温装置包括温控器(5)、碳纤维发热电缆(6)、数据电缆(4)、测温装置(3);温控器(5)通过数据电缆(4)连接至测温装置(3);与电源连接的温控器(5)接入碳纤维发热电缆(6),骨架(2)为空心钢管,管内穿入碳纤维发热电缆(6);棚膜(1)下方设置遮阳网(8),其透光率为20%。

【技术特征摘要】
1.控温遮阳大棚,由棚膜(I)、骨架(2)、主梁(7)、控温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控温装置包括温控器(5)、碳纤维发热电缆(6)、数据电缆(4)、测温装置(3);温控器(5)通过数据电缆(4 )连接至测温装置(3 );与电源连接的温控器(5 )接入碳纤维发热电缆(6 ),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信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