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的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水稻钵苗移栽机与插秧机相比,钵苗移栽机能够增产增收,与抛秧机相比,钵苗移栽机直立度好,提高水稻的产量。而由日本引进的水稻钵苗移栽机价昂贵,且不适合中国国情;国内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效率低。因此,为了实现我国水稻钵苗栽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满足广大农民的对水稻钵苗栽植机械化的需求,研究出一种新型高速水稻钵苗栽植机,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学意义与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该机构的结构尺寸相对较小,结构相对简单,振动也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它包括传动部件和移栽臂部件;传动部件的链轮箱内的传动轴上装有主动链轮,经链条与装在链轮箱内中心轴上的中心链轮连接,中心轴伸出链轮箱外的左、右两侧轴端均固定有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盒,左、右齿轮盒分别与中心轴的两端固接一起转动,伸出左、右齿轮盒外的左上、左下行星轮轴和右上、右下行星轮轴上分别装有结构相同的移栽臂;左齿轮盒的内部结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它包括传动部件和移栽臂部件;传动部件的链轮箱(34)内的传动轴(31)上装有主动链轮(32),经链条(33)与装在链轮箱(34)内中心轴(7)上的中心链轮(35)连接,中心轴(7)伸出链轮箱(34)外的左、右两侧轴端均固定有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盒(14、14'),左、右齿轮盒(14、14')分别与中心轴(7)的两端固接一起转动,伸出左、右齿轮盒(14、14')外的左上、左下行星轮轴(12、1)和右上、右下行星轮轴(12'、1')上分别装有结构相同的移栽臂;其特征在于:左齿轮盒?(14)的内部结构是如下:左齿轮盒(14)内的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它包括传动部件和移栽臂部件;传动部件的链轮箱(34)内的传动轴(31)上装有主动链轮(32),经链条(33)与装在链轮箱(34)内中心轴(7)上的中心链轮(35)连接,中心轴(7)伸出链轮箱(34)外的左、右两侧轴端均固定有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盒(14、14 ^ ),左、右齿轮盒(14、14 ^ )分别与中心轴(7)的两端固接一起转动,伸出左、右齿轮盒(14、14丨)外的左上、左下行星轮轴(12、1)和右上、右下行星轮轴(12' U / )上分别装有结构相同的移栽臂;其特征在于左齿轮盒(14)的内部结构是如下左齿轮盒(14)内的左中心不完全非圆齿轮(8)通过中心轴(7)上的左法兰(30)固接在链轮箱(34)上,左中心不完全非圆齿轮(8)同轴固接有左凸锁止弧(22)和左太阳轮缓冲弧(6),左齿轮盒(14)内的左上中间轴(10)和左下中间轴(4)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左不完全非圆齿轮(8)相互啮合的左上中间椭圆齿轮(11)和左下中间椭圆齿轮(5),左上中间椭圆齿轮(11)固接有左上凹锁止弧(21)和左上中间轮缓冲弧(9),左下中间椭圆齿轮(5)固接有左下凹锁止弧(23)和左下中间轮缓冲弧(3),左上凹锁止弧(21)和左下凹锁止弧(23)与左凸锁止弧(22)相配合,左上中间轮缓冲弧(9)和左下中间轮缓冲弧(3)与左太阳轮缓冲弧(6)相配合,左上中间椭圆齿轮(11)与固接在左上行星轮轴(12)的左上行星椭圆齿轮(13)啮合,左下中间椭圆齿轮(5)与固接在左下行星轮轴(I)上的左下行星椭圆齿轮⑵啮合,左上行星轮轴(12)上固接有消除齿隙装置的左上凸轮(16),消除齿隙装置的左上凸轮(16)与装在左上摆杆轴(18)上的左上摆杆(17)配合,左下行星轮轴(I)上固接着消除齿隙装置的左下凸轮(27),消除齿隙装置的左下凸轮(27)分别与装在左下摆杆轴(25)上的左下摆杆(26)配合;左上行星轮轴(12)和左下行星轮轴(I)伸出左齿轮盒(14)外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左上移栽臂(15)和左上移栽臂(24);左凸锁止弧(22)、左中心不完全非圆齿轮(8)、左太阳轮缓冲弧(6)三者通过固定销固接在一起,左上凹锁止弧(21)、左上中间椭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高红,黄小艳,孙良,骆春晓,杜立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