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中华专利>正文

一种输出稳定的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122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稳定的供电装置,包括:双相整流桥,其输入端接收输入电压,输出端通过变压器与电源管理芯片连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输出稳定的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将双相整流电路与电源管理芯片结合,利用电源管理芯片对电压的控制及对电路的保护能力,从而提供了稳定的输出。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硬件实现成本。可用于对家用电灯提供供电电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学
,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稳定的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供电电路的装置通常电路结构较为复杂,实现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装置,从而降低硬件实现成本。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输出稳定的供电装置,包括双相整流桥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双相整流桥的输出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变压器的主线圈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主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电路输出管脚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一个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还与一个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输入管脚通过一个电阻连接;所述副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输出构成所述装置的输出。一种稳定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相整流桥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双相整流桥的输出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变压器的主线圈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主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电路输出管脚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一端接地;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另一端与地之间并联第一二极管阳极和第一电容、与第二二极管阳极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容串联,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与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还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输入管脚通过一个电阻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接地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阳极输出构成所述装置的输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将双相整流桥整流电路与电源管理芯片结合,利用电源管理芯片对电压的控制及对电路的保护能力,从而提供了稳定的输出。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硬件实现成本。可用于对家用电灯提供供电电源。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出稳定的供电装置,其实现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双相整流桥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双相整流桥的输出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变压器T的主线圈一端连接;[0031 ] 其中,所述的双相整流桥起到整流作用。所述变压器的主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电路输出管脚V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一个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D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还与一个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D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输入管脚F通过一个电阻连接;所述副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输出构成所述装置的输出;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接地参考管脚S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全称为低功耗离线式电流型脉宽调制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或低功耗离线式电流型脉宽调制单片开关电源调节器。在一片电源管理芯片中集成有一个电流方式专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电路和一个片上高压功率MOSFET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金氧半场效晶体管),通常采用S0-8 (贴片8脚)封装或DIP-8 (Dual In-linePackage-8,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8脚)封装。作为举例而非限定,优选的可采用VIPerl2A芯片或者VIPer22A芯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将双相整流桥整流电路与电源管理芯片结合,利用电源管理芯片对电压的控制及对电路的保护能力,从而提供了稳定的供电输出。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硬件实现成本。可用于对家用电灯提供稳定的供电电源。为了进一步稳定输出供电,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出稳定供电的装置,所述双相整流桥的输出端并联一个电容,用来进行滤波处理和平滑电压。本技术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输出稳定的供电装置,其实现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双相整流桥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双相整流桥的输出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变压器的主线圈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主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电路输出管脚V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一端接地;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另一端与地之间并联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与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容串联,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与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D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还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输入管脚F通过一个电阻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接地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阳极输出构成所述装置的输出·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接地参考管脚S接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出稳定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相整流桥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双相整流桥的输出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变压器的主线圈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主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电路输出管脚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一个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还与一个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输入管脚通过一个电阻连接;所述副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输出构成所述装置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稳定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相整流桥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连接; 所述双相整流桥的输出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变压器的主线圈一端连接; 所述变压器的主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电路输出管脚连接; 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一个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还与一个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输入管脚通过一个电阻连接; 所述副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输出构成所述装置的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出稳定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整流桥的输出端并联一个电容。3.一种稳定的供电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中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