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性点接地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凡是需要断路器遮断单相接地故障者,属于大电流接地方式;凡是单相接地电弧能够瞬间自行熄灭者,属于小电流接地方式。在大电流接地方式中,主要有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中性点经中电阻和低电阻接地方式等。在小电流接地方式中,主要有中性点谐振(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等。这些方式都有各自的不足,例如直接接地和经低电阻接地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都较差,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不能熄弧;经高电阻接地在发生单相接地时,过电压很高,接地电容电流较大的系统不适应;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精度调谐难度大,选线准确率低,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中性点接地系统,它结构简单,过电压水平低,并且能消除单相弧光接地等故障。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性点接地系统,包括继电器、第一非线性电阻、第二非线性电阻、熔断器和电流互感器,其中所述第一非线性电阻和熔断器的串联支路与所述第二非线性电阻并联形成一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中性点,另一端通过所述电流互感器接地;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并接地。上述的中性点接地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非线性电阻的导通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非线性电阻的导通电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过电压水平低,并且能消除单相弧光接地等故障,保证了用电设备的安全,从而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中性点接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性点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第一非线性电阻、第二非线性电阻、熔断器和电流互感器,其中:所述第一非线性电阻和熔断器的串联支路与所述第二非线性电阻并联形成一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中性点,另一端通过所述电流互感器接地;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并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歆,顾临峰,徐剑,曹扬,邵峥达,沙征,周鑫,顾晓鸣,章日华,沈道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