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属于导线芯线绕制技术领域。该绕制器包括模拟端子和端子支架,模拟端子为一针状圆柱体,端子支架的中间部分为一六棱柱,端子支架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分;端子支架的螺纹连接部分有中心孔,模拟端子的一部分进入到螺纹连接部分的中心孔内,模拟端子与端子支架通过DG-4环氧胶固定粘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更换性,模拟端子采用弹簧钢丝制成,具有不可焊接、不易变形的特性,简单易行;导线的芯线受损率小;在焊接导线数量多的整机中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导线绕制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属于导线芯线绕制
技术介绍
航天产品的单机电装过程中,导线经常在器件端子上进行绕制焊接,器件通常有继电器、穿心电容、绝缘子、磁柱等。导线的芯线绕制成型一般采取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质量隐患I)用镊子直接成型。用镊子直接成型。镊子在绕制导线芯线时对芯线会造成损伤,成型后的大小与器件端子匹配不好,焊点有大有小,在小型整机焊接时容易造成短路现象。2)在器件端子上进行绕焊成型。导线芯线在器件端子上进行绕焊成型。由于器件的焊接端子的直径粗细不一,尤其对较细(0.4mm)的端子,在导线绕制过程中端子容易受损弯曲,导致器件甚至产品的报废。3)《航天产品禁(限)用工艺清单》的第17条禁止多股引线先搪锡后成型,因此绕焊时必需先对多股导线的芯线成型。在绕焊过程中,多股芯线很容易松散不易成型,更谈不上搪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该绕制器包括模拟端子和端子支架,模拟端子为一针状圆柱体,端子支架的中间部分为一六棱柱,端子支架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分 ’端子支架的螺纹连接部分有中心孔,模拟端子的一部分进入到螺纹连接部分的中心孔内,模拟端子与端子支架通过DG-4环氧胶固定粘接在一起;模拟端子的1/3到1/2进入到螺纹连接部分的中心孔内。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模拟端子和端子支架之间通过DG-4胶粘接,具有可更换性,模拟端子采用弹簧钢丝制成,具有不可焊接、不易变形的特性,避免了在芯线搪锡时芯线与模拟端子粘连的情况的发生,且简单易行;本技术满足芯线先成型、后搪锡再焊接的工艺流程,导线的芯线受损率小;本技术使用时,可以固定在铜块上,也可以单独使用,不使用时可将模拟端子插入到铜块的固定安装孔内,这样既保护了模拟端子又避免了操作人员的意外伤害;本技术使芯线的成型在产品外单独完成,减少了操作过程中对其他器件的损伤并提高了产品多余物的控制;本技术广泛用于航天产品的生产,尤其在小型化高密度的高低频混合整机中的运用,解决了空间狭小,导线难成型的问题。本技术在焊接导线数量多的整机中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导线绕制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绕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I-模拟端子,2-端子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该绕制器包括模拟端子I和端子支架2,模拟端子I为一针状圆柱体,端子支架2的中间部分为一六棱柱,端子支架2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分;端子支架2的螺纹连接部分有中心孔,模拟端子I的三分之一进入到端子支架2 —端的螺纹连接部分的中心孔内,模拟端子I与端子支架2通过DG-4环氧胶固定粘接在一起;模拟端子I采用弹簧钢丝制成,其直径为I. 88mm,高为12mm ;应用上述绕制器进行继电器焊接的过程如下I)将端子支架2不带模拟端子I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部分固定在IOcmX 8cmX 2cm的长方形铜质的导线绕制器支架上(长方形铜块上有固定安装孔用于与螺纹连接部分连接);2)将导线多股芯线在模拟端子I上进行绕制I圈,边绕边将芯线捻紧,以使多股芯线绕制成环状后,芯线不松散;3)对绕制好的导线芯线进行搪锡,搪锡层距离绝缘层端面O. 5cm ;4)将搪锡好的芯线进行剪切,留下O. 5圈;5)将剪切好的环状的导线芯线从模拟端子I上卸下,然后焊接到继电器的端子上。实施例2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该绕制器包括模拟端子I和端子支架2,模拟端子I为一针状圆柱体,端子支架2的中间部分为一六棱柱,端子支架2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分;端子支架2的螺纹连接部分有中心孔,模拟端子I的一部分进入到端子支架2 —端的螺纹连接部分的中心孔内,模拟端子I与端子支架2通过DG-4环氧胶固定粘接在一起;模拟端子I采用弹簧钢丝制成,其直径为1.45mm,高为12mm应用上述绕制器进行继电器焊接的过程如下I)将端子支架2不带模拟端子I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部分固定在IOcmX 8cmX 2cm的长方形铜质的导线绕制器支架上(长方形铜块上有固定安装孔用于与螺纹连接部分连接);2)将导线多股芯线在模拟端子I上进行绕制I圈,边绕边将芯线捻紧,以使多股芯线绕制成环状后,芯线不松散;3)对绕制好的导线芯线进行搪锡,搪锡层距离绝缘层端面O. 5cm ;4)将搪锡好的芯线进行剪切,留下O. 6圈;5)将剪切好的环状的导线芯线从模拟端子I上卸下,然后焊接到继电器的端子上。实施例3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该绕制器包括模拟端子I和端子支架2,模拟端子I为一针状圆柱体,端子支架2的中间部分为一六棱柱,端子支架2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分;端子支架2的螺纹连接部分有中心孔,模拟端子I的一部分进入到端子支架2 —端的螺纹连接部分的中心孔内,模拟端子I与端子支架2通过DG-4环氧胶固定粘接在一起;模拟端子I采用弹簧钢丝制成,其直径为1.0mm,高为12mm;应用上述绕制器进行穿心电容焊接的过程如下I)将端子支架2不带模拟端子I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部分固定在IOcmX 8cmX 2cm的长方形铜质的导线绕制器支架上(长方形铜块上有固定安装孔用于与螺纹连接部分连接);2)将导线多股芯线在模拟端子I上进行绕制I圈,边绕边将芯线捻紧,以使多股芯线绕制成环状后,芯线不松散;3)对绕制好的导线芯线进行搪锡,搪锡层距离绝缘层端面O. 5cm ;4)将搪锡好的芯线进行剪切,留下O. 7圈;5)将剪切好的环状的导线芯线从模拟端子I上卸下,然后焊接到穿心电容的端子上。实施例4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该绕制器包括模拟端子I和端子支架2,模拟端子I为一针状圆柱体,端子支架2的中间部分为一六棱柱,端子支架2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分;端子支架2的螺纹连接部分有中心孔,模拟端子I的一部分进入到端子支架2 —端的螺纹连接部分的中心孔内,模拟端子I与端子支架2通过DG-4环氧胶固定粘接在一起;模拟端子I采用弹簧钢丝制成,其直径为O. 5mm,高为12mm ;应用上述绕制器进行绝缘子焊接的过程如下I)将端子支架2不带模拟端子I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部分固定在IOcmX 8cmX 2cm的长方形铜质的导线绕制器支架上(长方形铜块上有固定安装孔用于与螺纹连接部分连接);2)将导线多股芯线在模拟端子I上进行绕制I圈,边绕边将芯线捻紧,以使多股芯线绕制成环状后,芯线不松散;3)对绕制好的导线芯线进行搪锡,搪锡层距离绝缘层端面O. 5cm ;4)将搪锡好的芯线进行剪切,留下O. 5 I圈;5)将剪切好的环状的导线芯线从模拟端子I上卸下,然后焊接到绝缘子的端子上。实施例5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该绕制器包括模拟端子I和端子支架2,模拟端子I为一针状圆柱体,端子支架2的中间部分为一六棱柱,端子支架2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分;端子支架2的螺纹连接部分有中心孔,模拟端子I的一部分进入到端子支架2 —端的螺纹连接部分的中心孔内,模拟端子I与端子支架2通过DG-4环氧胶固定粘接在一起;模拟端子I采用弹簧钢丝制成,其直径为O. 4mm,高为12mm ;应用上述绕制器进行磁柱焊接的过程如下I)将端子支架2不带模拟端子I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部分固定在IOcmX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芯线绕制器,其特征在于:该绕制器包括模拟端子(1)和端子支架(2),模拟端子(1)为一圆柱体,端子支架(2)的中间部分为一六棱柱,端子支架(2)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分;端子支架(2)的螺纹连接部分有中心孔,模拟端子(1)的一部分进入到螺纹连接部分的中心孔内,模拟端子(1)与端子支架(2)通过胶固定粘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莉琴,任联峰,王锋斌,张婷,郭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