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移相器,包括一金属盒盖;一金属盒体;一金属固定座;一非金属固定座;一非金属拉杆;一非金属固定卡;四非金属支撑体;一可移动介质板;一信号传输介质板;可移动介质板和信号传输介质板上均有导体片;非金属拉杆卡在可移动介质板上连接并穿过非金属固定座中间通过非金属固定座来固定;所述可移动介质板与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前后滑动,可移动介质板位置位于信号传输介质板的上方覆盖4/5以上,在通过非金属拉杆实现前后移动置于信号传输介质板传输的相位信号逐渐增长增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天线移相器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工作频带宽、组装方便、损耗低,能有效的实现基站天线的波速下倾及相位连续变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 线的制造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移相器的结构。
技术介绍
无线通讯中的天线移相器的作用是将天线的信号中的每个相位量移动一个角度。现有技术中的天线移相器成本高、性能不稳定、结果复杂、不易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站天线移相器。本技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制造一种天线移相器,包括一金属盒盖;一金属盒体;一金属固定座;一非金属固定座;—非金属拉杆;一非金属固定卡;—可移动介质板;—信号传输介质板;四非金属支撑体;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上连接外接信号电缆,信号电缆的线头焊接在传输信号的导体片上,信号电缆的编织层焊接在金属固定座上。所述金属固定座通过金属螺丝固定在金属盒体上。所述非金属固定座通过非金属螺丝固定在金属盒体上。所述非金属拉杆通过卡在移动介质板和信号传输介质板穿过非金属固定座中固定,并留有供手持的端头。所述移动介质板通过非金属固定卡卡在信号传输介质板之间固定并用非金属拉杆前后拉动确定可移动介质板的定位。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通过四非金属支撑体支撑并与金属盒体固定。所述四非金属支撑体与金属盒体相固定。所述金属盒盖通过金属螺丝固定在金属盒体上。所述可移动介质板与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前后滑动,可移动介质板位置位于信号传输介质板的上方覆盖4/5以上,在通过非金属拉杆实现前后移动置于信号传输介质板传输的相位信号逐渐增长增短。所述可移动介质板的前后滑动是非金属拉杆的前后拉动确定可移动介质板的定位。本技术的天线移相器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工作频带宽、组装方便、损耗低,能有效的实现基站天线的波速下倾及相位连续变化。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天线移相器金属盒盖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天线移相器内芯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天线移相器的内芯固定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天线移相器的整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I金属盒盖2金属盒体3金属固定座 4非金属固定座 5非金属拉杆6可移动介质板7信号传输介质板8非金属固定卡 9可移动介质板导体片10可移动介质板导体片11外接信号电缆 12非金属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现结合附图所示的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如图I 图4所示的最佳实施例,设计制造一种天线移相器,所述天线移相器包括一金属盒盖I一金属盒体2 ;一金属固定座3;—非金属固定座4;一非金属拉杆5 ;一非金属固定卡8;一可移动介质板6;一信号传输介质板7;四非金属支撑体12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7上有供外接信号电缆11的线头焊接和传输信号的导体片10 ;所述非金属固定卡8通过支撑体12与金属盒体2固定,非金属固定卡8卡在移动介质板6和信号传输介质板7使传输信号的导体片10与移动介质板导体片9结合穿过非金属固定座4中固定;所述可移动介质板6连接非金属拉杆5 ;所述可移动介质板与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前后滑动,可移动介质板位置位于信号传输介质板的上方覆盖4/5以上,在通过非金属拉杆实现前后移动置于信号传输介质板传输的相位信号逐渐增长增短。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7通过非金属支撑体12与金属盒体2固定。所述可移动介质板6的前后滑动是非金属拉杆5的前后拉动确定可移动介质板6的定位。所述非金属拉杆5从非金属固定座4中穿过,并留有供手持的端头。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天线移相器成本高、性能不稳定、结果复杂、不易加工的问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天线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包括 一金属盒盖(I) 一金属盒体(2); 一金属固定座(3); 一非金属固定座(4); 一非金属拉杆(5); 一非金属固定卡(8); 一可移动介质板(6); 一信号传输介质板(7); 四非金属支撑体(12); 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7 )连接外接信号电缆(11),信号电缆(11)的线头焊接在传输信号的导体片(10)上,信号电缆(11)的编织层焊接在金属固定座(3)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线移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固定座(3)通过金属螺丝固定在金属盒体(2)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线移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金属固定座(4)通过非金属螺丝固定在金属盒体(2)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线移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金属拉杆(5)通过卡在移动介质板(6)和信号传输介质板(7)穿过非金属固定座(4)中固定,并留有供手持的端头。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线移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介质板(6)通过非金属固定卡(8)卡在信号传输介质板(7)之间固定并用非金属拉杆(5)前后拉动确定可移动介质板(6)的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线移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7)通过四非金属支撑体(12)支撑并与金属盒体(2)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线移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非金属支撑体(12)与金属盒体(2)相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线移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盒盖(I)通过金属螺丝固定在金属盒体(2)上。专利摘要一种天线移相器,包括一金属盒盖;一金属盒体;一金属固定座;一非金属固定座;一非金属拉杆;一非金属固定卡;四非金属支撑体;一可移动介质板;一信号传输介质板;可移动介质板和信号传输介质板上均有导体片;非金属拉杆卡在可移动介质板上连接并穿过非金属固定座中间通过非金属固定座来固定;所述可移动介质板与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前后滑动,可移动介质板位置位于信号传输介质板的上方覆盖4/5以上,在通过非金属拉杆实现前后移动置于信号传输介质板传输的相位信号逐渐增长增短。本技术的天线移相器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工作频带宽、组装方便、损耗低,能有效的实现基站天线的波速下倾及相位连续变化。文档编号H01Q3/32GK202712432SQ20122033926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松, 王耀德, 高永忠, 梁坤明, 胖燕萍 申请人:良特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包括:一金属盒盖(1)一金属盒体(2);一金属固定座(3);一非金属固定座(4);一非金属拉杆(5);一非金属固定卡(8);一可移动介质板(6);一信号传输介质板(7);四非金属支撑体(12);所述信号传输介质板(7)连接外接信号电缆(11),信号电缆(11)的线头焊接在传输信号的导体片(10)上,信号电缆(11)的编织层焊接在金属固定座(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王耀德,高永忠,梁坤明,胖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良特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