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kV三工位SF6负荷开关动触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118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32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12kV三工位SF6负荷开关动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上进线端与下进线端,其中,动触头分别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活动接触,其可绕自身轴旋转,当在分闸和接地状态时动触头同时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分离;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两个断口,双断口的负荷开关可以承受比单断口高的绝缘水平,双断口的断口距离比单断口的距离大,断口间的绝缘介质强度比单断口的绝缘介质强度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特别涉及一种12kV三工位SF6负荷开关。
技术介绍
12kV环氧树脂外壳三工位SF6负荷开关,应用在12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中,可以承担电能的接收与分配,属于高压输配电设备,涉及一种新型的高压SF6负荷开关设备。其负荷开关置于环氧树脂壳体内,壳体内充正压O. 045Mpa的SF6气体,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良好的负荷开断性能,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绝缘性能高,机械强度大,寿命长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产品合分闸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隔离断口的绝缘性能的负荷开关动触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12kV三工位SF6负荷开关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上进线端与下进线端,其中,动触头分别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活动接触,其可绕自身轴旋转,当在分闸和接地状态时动触头同时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分离。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形成两个断口,双断口的负荷开关可以承受比单断口高的绝缘水平,双断口的断口距离比单断口的距离大,断口间的绝缘介质强度比单断口的绝缘介质强度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三工位SF6负荷开关上壳体I、接地开关动触头2、下壳体3、接地开关静触头4、上进线端5、灭弧栅片6、防爆膜片7负荷开关动触头8和下进线端9组成。动触头8可在竖直面内绕自身轴旋转,使其可与上进线端5和下进线端9分别活动接触,这样负荷开关在分闸状态具有两个断口,即当动触头8顺时针方向旋转至静止图示位置时,动触头7与上静触头5处于断开状态,动触头7与下静触头8处于断开状态,形成两个断口,双断口的负荷开关可以承受比单断口高的绝缘水平,双断口的断口距离比单断口的距离大,断口间的绝缘介质强度比单断口的绝缘介质强度高。双断口负荷开关在开断时,断口间的电压瞬间由零电势变为工频耐压,同时,断口间的绝缘介质恢复水平要高于断口维持击穿电压,在负荷开关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又由于动触头8的快速运动,使负荷开关开断时在断口间形成的长电弧在运动惯性的作用下漂移至灭弧栅片9上,被灭弧栅片9分割成几段小电弧,在灭弧栅的冷却作用下,小电弧熄灭,加上断口间的绝缘介质恢复水平比较高,长电弧快速熄灭,可以开断比较高的负荷电流。双断口的负荷开关的动触头7在触 头弹簧作用下,可以很好的与上静触头5、下静触头8紧密接触。本产品的创新设计目的在于,提高了产品合分闸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隔离断口的绝缘性能,提高了产品系统安全运行性能。权利要求1. 一种12kV三工位SF6负荷开关动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上进线端与下进线端,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分别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活动接触,其可绕自身轴旋转,当在分闸和接地状态时动触头同时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分离。专利摘要技术公开一种12kV三工位SF6负荷开关动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上进线端与下进线端,其中,动触头分别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活动接触,其可绕自身轴旋转,当在分闸和接地状态时动触头同时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分离;由于本技术形成两个断口,双断口的负荷开关可以承受比单断口高的绝缘水平,双断口的断口距离比单断口的距离大,断口间的绝缘介质强度比单断口的绝缘介质强度高。文档编号H01H33/02GK202712031SQ2012202244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翁建汉, 韩强, 杨慧媛 申请人: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2kV三工位SF6负荷开关动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上进线端与下进线端,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分别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活动接触,其可绕自身轴旋转,当在分闸和接地状态时动触头同时与上进线端和下进线端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建汉韩强杨慧媛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