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光纤连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纤接继盒,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形成用于容置光纤连接件的腔室,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可弹性卡夹于光纤连接件两侧的弹性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光纤接继盒,其通过设置可弹性卡夹于光纤连接件两侧的弹性片,弹性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以卡夹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光纤连接件,通用性佳、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纤连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接继盒。
技术介绍
目前的光纤接继盒,其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可设置有冷接子或其它的光纤连接件。冷接子是两根尾纤对接时使用的,光纤从壳体组件的两端伸入壳体组件的腔体内并通过冷接子对接。现有技术中的光纤接继盒,其难以兼容不同规格的光纤连接件,产品通用性差,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纤接继盒,其通用性佳、使用方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接继盒,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形成用于容置光纤连接件的腔室,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可弹性卡夹于光纤连接件两侧的弹性片。具体地,所述弹性片成对相向设置。具体地,所述弹性片的上端相向弯折。具体地,所述弹性片至少设置有两对,且两对弹性片之间间隔设置。具体地,所述弹性片凸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上凸设有可夹持光纤连接件的挡壁,所述挡壁成对相向设置,所述挡壁的中部开设有缺口。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卡扣结构卡接于第一壳体上;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周壁的凸起部和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周壁处的卡孔,所述凸起部卡设于所述卡孔内。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管体,所述管体上开设有可供光纤接入的接孔,所述接孔处设置有用于将光纤卡箍于所述管体上的弹性卡箍构件。具体地,所述弹性卡箍构件为金属弹片;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弹性卡箍构件包括本体部和可卡入所述环形槽的箍臂,所述箍臂凸设于所述本体部上;所述管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卡箍构件还包括可插入于所述卡槽的卡臂,所述卡臂凸设于所述本体部。具体地,所述光纤接继盒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上凸设有可卡夹所述壳体组件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内侧壁凸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壳体组件脱落的限位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光纤接继盒,其通过设置可弹性卡夹于光纤连接件两侧的弹性片,弹性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以卡夹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光纤连接件,通用性佳、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继盒的装配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继盒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继盒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继盒及冷接子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继盒及另一规格的冷接子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继盒及热熔连接件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 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接继盒,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I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2上并形成用于容置光纤连接件的腔室,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可弹性卡夹于光纤连接件两侧的弹性片114。光纤连接件可为冷接子3或光纤热熔连接件。弹性片114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以卡夹不同规格、如图5 图7所示,以卡夹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冷接子3a、3b或热熔连接件3c,产品通用性佳。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片114成对相向设置,以可靠地夹持于光纤连接件的两侧。防止光纤连接件松脱,结构可靠性佳。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片114的上端相向弯折,使弹性片114可以更为可靠地将光纤连接件卡夹于第一壳体11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片114至少设置有两对,且两对弹性片114之间间隔设置。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片114凸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上,弹性片114可与第一壳体11 一定成型,产品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上凸设有可夹持光纤连接件的挡壁115,所述挡壁115成对相向设置,所述挡壁115的中部开设有缺口 116,以便于将光纤连接件取出。更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壳体12通过卡扣结构卡接于第一壳体11上;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外周壁的凸起部111和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内周壁处的卡孔121,所述凸起部111卡设于所述卡孔121内,无需使用辅助工具便可拆装壳体组件1,利于提高产品的装配、维护效率。具体地,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管体13,所述管体13上开设有可供光纤接入的接孔101,所述接孔101处设置有用于将光纤卡箍于所述管体13上的弹性卡箍构件2。具体地,如图I 图4所示,所述弹性卡箍构件2为金属弹片,其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冲压成型,在使用时可折弯弹性卡箍构件2,使其卡夹于管体110上并箍紧光纤。弹性卡箍构件2可将不同直径、不同规格的光纤卡箍于接孔101处,产品通用性佳,无需针对不同规格的光纤设置多款产品,可安装直径2. Omm或3. Omm等多种规格的线缆,使用方便,降低了用户的应用成本。具体地,如图I 图4所示,所述管体11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形槽112,所述弹性卡箍构件2包括本体部201和可卡入所述环形槽112的箍臂202,所述箍臂202凸设于所述本体部201上。箍臂202可成对设置,以可靠地卡箍于管体110上。装配时,将光纤卡入接孔101后,将箍臂202对准于环形槽112,再卡夹箍臂202,使箍臂202相向靠拢以卡夹于环形槽112内。本实施例中,箍臂202设置有两对。更具体地,如图I 图4所示,所述管体110上开设有定位槽113,所述弹性卡箍构件2还包括可插入于所述定位槽113的定位臂203,所述定位臂203凸设于所述本体部201。装配时,可先将定位臂203伸入定位槽113内,起来一个导向、定位的作用,再将弹性卡箍构件2按紧于管体110上,然后弯折箍臂202,使箍臂202卡箍于环形槽112内,弹性卡·箍构件2便可以可靠地夹紧光纤,弹性卡箍构件2不易松脱。而且可于接孔101内设置不同规格的光纤,光纤可由弹性卡箍构件2卡紧。可以理解地,弹性卡箍构件2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合适的结构、形状,只要其是以材料变形而将光纤卡紧于接孔101处即可。具体地,如图I 图4所示,所述光纤接继盒还包括底座14,所述底座14上开设有安装孔141,可通过螺丝、铁钉等锁紧件穿过安装孔141以将底座14固定于安装面上。所述底座14上凸设有可卡夹所述壳体组件I的弹性臂142,所述弹性臂142的内侧壁凸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壳体组件I脱落的限位部143。这样,壳体组件I可以很方便地卡夹固定于底座14上,也可以很方便地从底座14上将壳体组件I取下,产品的装配、维护均十分方便。具体地,如图I 图4所示,所述壳体组件I的上端对应于所述限位部143处,设置有倒角,以便于快速将壳体组件I取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接继盒,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形成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接继盒,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形成用于容置光纤连接件的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可弹性卡夹于光纤连接件两侧的弹性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灿胜,邵海波,鲁界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