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8749 阅读:5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其包括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微处理器、开关电阻电路、光伏电池负极与地之间的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开关电阻电路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开关电阻电路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开关电阻电路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I/O端口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二A/D输入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光伏电池正极对地绝缘电阻、光伏电池负极对地绝缘电阻的在线实时测量,保证光伏并网逆变器安全可靠地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并网逆变器
,尤其涉及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比较高,光伏电池相对大地的绝缘电阻的大小对于保证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安全、电网安全与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桥平衡原理的检测方法对光伏电池的正、负极对地绝缘电阻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当光伏电池的正、负极对地绝缘同等下降时,该技术不能检测出对地绝缘电阻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其可实现光伏电池正极对地绝缘电阻、光伏电池负极对地绝缘电阻的在线实时测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包括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微处理器,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端与光伏电池的正极连接,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二检测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A/D输入端口连接,还包括开关电阻电路、光伏电池负极与地之间的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开关电阻电路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开关电阻电路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开关电阻电路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 I/O端口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二 A/D输入端口连接。其中,还包括报警电路,报警电路与微处理器的第二 I/O端口连接。其中,还包括Boost电路及逆变电路,Boost电路及逆变电路与微处理器的PWM信号端口连接。其中,微处理器为DSP微处理器。其中,开关电阻电路包括辅助测试电路,辅助测试电路包括辅助测试电阻RO和受微处理器控制的开关SI,辅助测试电阻RO与开关SI串联,辅助测试电路连接在光伏电池的负极与大地之间;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l、R2、R3、R4、R5、R6、R7、R8、R9、R10,电容Cl、C2,运放UlA ;U1A的型号为LM258,Rl阻值+R2阻值+R3阻值+R4阻值=R6阻值+ R7阻值+ R8阻值+R9阻值,R5阻值=RlO阻值;R1的一端与大地连接,Rl的另一端与R2的一端连接,R2的另一端与R3的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与R4的一端连接,R4的另一端与R5的一端、Cl的一端、UlA的第3脚连接,R5的另一端、Cl的另一端接地,R6的一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R6的另一端与R7的一端连接,R7的另一端与R8的一端连接,R8的另一端与R9的一端连接,R9的另一端与RlO的一端、C2的一端、UlA的第2脚连接,RlO的另一端、C2的另一端、UlA的第I脚与微处理器的第二 A/D输入端口连接。其中,开关电阻电路还包括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1、Rl2、Rl3,三极管Q1,二极管Dl ;开关SI为继电器Kl,Kl的第I脚和第2脚为线圈的两端,Kl的第3脚和第4脚为常开开关的两端,R12的一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 I/O端口连接,R12的另一端与R13的一端、Ql的基极连接,R13的另一端、Ql的发射极接地,Ql的集电极与Kl的第2脚、Dl的正极连接,Dl的负极与Kl的第I脚、Rll的一端连接,Rll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Kl的第4脚连接光伏电池的负极,Kl的第3脚连接RO的一端,RO的另一端连接大地。本技术有益效果光伏并网逆 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包括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微处理器,还包括开关电阻电路、光伏电池负极与地之间的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开关电阻电路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开关电阻电路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开关电阻电路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 I/o端口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二 A/D输入端口连接。本技术电路实现简单,测量精度高,可实现光伏电池正极对地绝缘电阻、光伏电池负极对地绝缘电阻的在线实时测量,进而判断光伏电池正极对地绝缘电阻和光伏电池负极对地绝缘电阻是否满足安规要求,微处理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相关电路及设备,从而保证光伏并网逆变器安全可靠地工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的结构方框图。图3是本技术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至图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包括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微处理器4,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的第一检测端与光伏电池的正极连接,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的第二检测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4的第一 A/D输入端口连接,还包括开关电阻电路I、光伏电池负极与地之间的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3 ;开关电阻电路I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开关电阻电路I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开关电阻电路I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4的第一 I/O端口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3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3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3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4的第二 A/D输入端口连接。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可采用隔离采样电路或者是差分采样电路;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3可采用隔离采样电路或者是差分采样电路。本实施例中,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还包括报警电路5,报警电路5与微处理器4的第二 I/o端口连接;还包括Boost电路及逆变电路6,Boost电路及逆变电路6与微处理器4的PWM信号端口连接。其中,微处理器4为DSP微处理器4。以下为本技术的开关电阻电路I和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3的其中一种具体结构。开关电阻电路I包括辅助测试电路,辅助测试电路包括辅助测试电阻RO和受微处理器4控制的开关SI,辅助测试电阻RO与开关SI串联,辅助测试电路连接在光伏电池的负极与大地之间。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3包括电阻Rl、R2、R3、R4、R5、R6、R7、R8、R9、R10,电容Cl、C2,运放UlA ;U1A的型号为LM258,Rl阻值+R2阻值+R3阻值+R4阻值=R6阻值+ R7阻值+ R8阻值+R9阻值,R5阻值=RlO阻值;R1的一端与大地连接,Rl的另一端与R2的一端连接,R2的另一端与R3的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与R4的一端连接,R4的另一端与R5的一端、Cl的一端、UlA的第3脚连接,R5的另一端、Cl的另一端接地,R6的一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R6的另一端与R7的一端连接,R7的另一端与R8的一端连接,R8的另一端与R9的一端连接,R9的另一端与RlO的一端、C2的一端、UlA的第2脚连接,RlO的另一端、C2的另一端、UlA的第I脚与微处理器4的第二 A/D输入端口连接。需要说明的是,R1、R2、R3、R4这四个电阻可以使用一个电阻代替,R6、R7、R8、R9这四个电阻也可以用一个电阻代替,这两个代替电阻的阻值相等。开关电阻电路I还包括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lI、Rl2、Rl3,三极管Q1,二极管Dl ;开关SI为继电器K1,K1的第I脚和第2脚为线圈的两端,Kl的第3脚和 第4脚为常开开关的两端,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包括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微处理器,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端与光伏电池的正极连接,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二检测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光伏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A/D输入端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电阻电路、光伏电池负极与地之间的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所述开关电阻电路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所述开关电阻电路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电阻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I/O端口连接;所述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一端与大地连接,所述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二端与光伏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下桥臂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A/D输入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良郑照红徐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