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电阻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1478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8:37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包括将电流桩和电压桩设置为与接地装置呈同一直线分布;电流桩与接地地网边缘的距离为被测地网对角线长度的4至5倍;电压桩与地网边缘的距离为电流桩与接地地网边缘的距离的0.5至0.6倍;将与工频相差设定频率的电源正极连接接地装置,负极连接电流桩;在电源供电后,以测得的电流桩的电流值和电压桩的电压值为参数计算接地装置的电阻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电压桩、电流桩与接地装置呈直线设置,并采用非工频的电流来测量接地装置的电阻。避免了工频对测量电流的干扰,所以也就不必采用大电流的来进行测量,由于小电流电源的体积小,操作简便,所以本实施例减小了测量电源的体积,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国内多处变电站因雷击形成扩大事故,多数与地网接地电阻不合格有关,接地网起着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作用,当接地电阻过大则发生接地故障时,使中性点电压偏移增大,可能使健全相和中性点电压过高,超过绝缘要求的水平而造成设备损坏。同时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变电站运行人员、变电检修人员人身安全;但由于土壤对接地装置具有腐蚀作用,随着运行 时间的加长,接地装置已有腐蚀,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地网接地电阻的定期监测。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工频大电流法来对接地设备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由于受系统流入地网电流的干扰以及试验引线线间的干扰,所以现有技术中,规程要求在进行测量时,试验电流不得小于50A以减少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此,就出现了试验设备笨重,试验过程复杂,试验人员工作强度大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将电流桩和电压桩设置为与接地装置呈同一直线分布;所述电流桩与所述接地地网边缘的距离为被测地网对角线长度的4至5倍;所述电压桩与所述地网边缘的距离为,所述电流桩与所述接地地网边缘的距离的O. 5 至 O. 6 倍;将与工频相差设定频率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接地装置,负极连接所述电流桩;在所述电源供电后,以测得的所述电流桩的电流值和所述电压桩的电压值为参数计算所述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频率为5赫兹。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桩的电阻值小于80欧姆。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桩的电阻值小于200欧姆。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装设所述电流桩时,在所述电流桩的装设位置烧水。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的供电电流为I至5安培。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所述电源的电流设置为正弦波。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桩的埋入深度大于O. 5米。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桩的埋入深度大于O. 5米。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压桩、电流桩与接地装置呈直线设置,并采用非工频的电流来测量接地装置的电阻。由于采用非工频的电流来进行测量,所以避免了工频对测量电流的干扰,所以也就不必采用大电流的来进行测量,由于小电流电源的体积小,操作简便,所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有效地减小了测量电源的体积,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中所用各设备的安装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采用工频大电流法来对接地设备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在这种方式中,规程要求试验电流不得小于50A,由此,就出现了试验设备笨重,试验过程复杂,试验人员工作强度大等诸多问题。为此,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S11、将电流桩I和电压桩2设置为与接地装置3呈同一直线分布;S12、电流桩I与接地装置3边缘的距离为被测地网对角线长度的4至5倍;S13、电压桩2与地网边缘的距离为电流桩I与接地装置3边缘的距离的O. 5至O. 6 倍;S14、将与工频相差设定频率的电源4正极连接接地装置3,负极连接电流桩I ;S15、在电源4供电后,以测得的电流桩I的电流值和电压桩2的电压值为参数计算接地装置3的电阻值。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直线法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时,使用工频电流进行测量会引起干扰,所以需要将测量电流加大至50安培以上才能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由于需要提供50安培以上的电流,所以使得测量设备体积很大,试验过程复杂,进而使得实验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与工频频率不同的电流作为测量电流,从而极大地避免了工频电流的干扰,由于受到工频电流的干扰较小,所以通过较小的测量电流就可以得到较精确的测量结果。实际应用中,在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前,需要首先检查实验的电流线、电压线以及接地装置是否有短路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与工频相差设定的频率可以为5赫兹,由于工频电流的频率为50赫兹,所以,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测量电流可以为45赫兹或55赫兹;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测量电流频率与工频电流频率相差不大,所以测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很小,从而使得最终结果较为精确。与现有技术中测量电流与采用工频电流需要较大的电流值不同,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将测量电流设置的小得多,具体的,可以为I安培至5安培中的任意电流值。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体可以将电源的电流设置为正弦波。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的精确,需要避免电流桩的电阻设置的过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需要将电流桩的电阻值设置为小于80欧姆。与电流桩的设置类似,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需要将电压桩的电阻值设置为小于200欧姆。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电流桩与大地的充分接触以尽量的减少 电流桩与大地的接触电阻,可以将电流桩的埋入深度设置为大于O. 5米。与电流桩的埋入方式原理类似,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电压桩与大地的充分接触以尽量的减少电压桩与大地的接触电阻,可以将电压桩的埋入深度设置为大于O. 5米。此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在装设电流桩时,在所述电流桩的装设位置浇水。为了尽量的减少电流桩在插入地面后与地面的接触电阻,避免由此影响测量结果,还可以在装设电流桩时在电流桩装设的位置浇水,从而使电流桩与地面的接触更加的充分,进而有效地降低电流桩与地面间的接触电阻。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压桩、电流桩与接地装置呈直线设置,并采用非工频的电流来测量接地装置的电阻。由于采用非工频的电流来进行测量,所以避免了工频对测量电流的干扰,所以也就不必采用大电流的来进行测量,由于小电流电源的体积小,操作简便,所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有效地减小了测量电源的体积,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电流桩和电压桩设置为与接地装置呈同一直线分布; 所述电流桩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电流桩和电压桩设置为与接地装置呈同一直线分布;所述电流桩与所述接地地网边缘的距离为被测地网对角线长度的4至5倍;所述电压桩与所述地网边缘的距离为,所述电流桩与所述接地地网边缘的距离的0.5至0.6倍;将与工频相差设定频率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接地装置,负极连接所述电流桩;在所述电源供电后,以测得的所述电流桩的电流值和所述电压桩的电压值为参数计算所述接地装置的电阻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瑾王勇光卢雷任伟宏吴明刘亮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