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787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包括有淋水填料区,其零米处的直径为零米直径,其塔高与零米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1-1.2,所述淋水填料区的高度≥1.25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塔高与零米直径的比值范围设计为1.1-1.2,降低塔高,提高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本身的安全性,并改善超大型自然塔的冷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进风口面积与塔底壳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30-0.35,降低自然塔的进风口高度、淋水高度,降低冷却水提升水泵的扬程,利于节能,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尤其是指一种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
技术介绍
逆流式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以下简称自然塔)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部门,主要有电力、石油、化工等,其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这种类型冷却塔通风筒常采用双曲线形,用钢筋混凝土浇制,塔筒底部为进风口,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塔体,穿过填料下的雨区,和热水流动成相反方向流过填料,再从塔筒出口流出。如下图所示自然塔淋水面积是指冷却塔内“填料区顶部”的断面面积,按淋水面积A冷却塔可初步划分为小型塔A < 4000m2中型塔4000m2 彡 A < 7000m2大型塔7000m2 彡 A < 12000m2超大型塔A彡12000m2 (塔底部直径D > 110m、进风口高度h > Ilm)自然通风逆流式冷却塔的散热包含了淋水区(图中配水区与填料之间的区域)、填料区和雨区(图中填料区以下、塔底水池水面以上的部分称为雨区)三个部分。我国是世界上冷却塔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冷却塔设计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借鉴了国内外冷却塔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包括有淋水填料区,其特征在于,其零米处的直径为零米直径,其塔高与零米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1?1.2,所述淋水填料区的高度≥1.25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国庆杨志毛卫兵汤东升罗必雄彭雪平乔旭斌匡俊李波朱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