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化、装配化的建筑构件式的单回路内循环太阳能集热构件及装置,该构件既可以聚集太阳热能、又可以替代建筑屋面瓦、不必安装管道、可以大面积简单搭接。属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的各种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中,主要采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玻璃金属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其基本结构主要是由联箱、进水管、出水管、集热管和尾架构成,热媒或水从进水管进入,经过太阳能集热管加热,再从出水管流出来,这种结构有这么几个缺点I、无法实现建筑构件化、预制化、装配化,不能直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而是一种附着于建筑物上面的、独立存在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不能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物的一体化。2、热媒或水的循环系统比较复杂,管道繁多。3、集中热水系统的外观缺乏整体美感,影响建筑物的审美视觉。4、集中热水系统安装不方便,安装工艺繁琐。5、集中热水系统的安装必须要有专门设置的场地,占用了建筑物相对有限的空间。6、对建筑物的防水、保温等设施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无法实现建筑构件化、预制化、装配化,管道繁多,施 ...
【技术保护点】
单回路内循环太阳能集热构件,包括若干太阳能集热管、底板、尾架、冷水槽、热水槽、保温层,其特征在于:将底板左右两边设计成两个“城垛”状孔,且将尾架焊接在一侧“城垛”状孔的侧边上,另一侧的“城垛”状孔的侧边上和尾架的侧边上分别对称地设计若干孔,热水槽侧面上设有与太阳能集热管相同数目的孔,冷水槽安装在尾架侧的“城垛”状孔内并用保温层包裹固定,热水槽安装在另一侧的“城垛”状孔内并用保温层包裹固定,若干太阳能集热管安装在尾架和热水槽之间,且太阳能集热管开口端插入热水槽的孔内,冷水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热水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