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747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其中室内机内部具有控制装置,室内机具有出气口和位于室内机背面的固定装置,出气口上设置有可以绕一端上下摆动的扇叶,对室内机排出的气流方向进行调整,关键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睡眠检测模块,睡眠检测模块检测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若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则控制装置提高空调系统的设定温度,否则维持设定温度不变;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位于室外的温度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的室外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时,窗户移动机构推动窗户打开,使空调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人体进行睡眠状态的检测,自动调节空调设定的温度,保证了人体的舒适性,同时节省了电能的消耗,降低了空调的运行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空调是现在家庭必备的家电,在炎热的夏季可以给使用者一个凉爽的空间。目前来讲,现有空调都是人为设定温度后自动运转,当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空调开始进行制冷。到达指定温度后,空调停止运转。还有一些空调可以在深夜进行温度的自动调节,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自动升高设定温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此种空调的控制方式并不符合人体在夜间休息时的作息规律。在人进入睡眠状态后,生理指标发生了变化,体温降低,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次数减少,此时外界的温度应该适当升高,避免发生感冒。同时,现有的家庭在夏季使用空调时,对夜晚屋外的温度并没有考虑。经常是屋外温度已经降低,但是屋内仍然空调开放,屋内温度高于屋外温度的事情屡有发生,浪费了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人体睡眠和屋内外温度进行自动调节的空调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内部具有控制装置,室内机具有出气口和位于室内机背面的固定装置,出气口上设置有可以绕一端上下摆动的扇叶,对室内机排出的气流方向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睡眠检测模块,睡眠检测模块检测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若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则控制装置提高空调系统的设定温度,否则维持设定温度不变;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位于室外的温度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的室外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时,窗户移动机构推动窗户打开,使空调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所述扇叶上设置有红外检测器,对人体所处位置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人体后,自动调整扇叶打开角度,避免冷气直接吹向人体。本技术通过对人体进行睡眠状态的检测,自动调节空调设定的温度,保证了人体的舒适性,同时节省了电能的消耗,降低了空调的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窗户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不,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I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I内部具有控制装置,室内机具有出气口和位于室内机背面的固定装置,出气口上设置有可以绕一端上下摆动的扇叶2,对室内机排出的气流方向进行调整,系统还包括佩戴于人体手腕处的腕带,腕带内设置睡眠检测模块,睡眠检测模块设置有对脉搏检测模块和发送模块,脉搏检测模块根据检测到的脉搏情况进行判断,判断人体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发送模块将人体所处状态发送给控制装置,若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则提高空调系统的设定温度,否则维持设定温度不变;人睡眠时的脉搏和心跳与清醒时不同,有共同的规律。虽然人与人之间不同,腕带内也可以设置脉搏记录模块,通过若干次夜晚的记录来对某个特定人的睡眠脉搏情况进行记录,然后根据再判断是否进行睡眠状态。当然,判断人体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采用采集脑电波的方法,通过脑电波采集和判断模块来判断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还可以对使用者的呼吸状态进行记录和判断,来判断是否进入睡眠状态。最简单的,可以设置一个位置检测装置,对人体的位置状态进行检测,当使用者处于某个位置保持不动的时间超过了某个数值,则认为进入了睡眠状态。·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位于室外的温度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的室外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时,窗户移动机构推动窗户打开,使空调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其中窗户移动机构可以为由单片机控制的液压缸4,液压缸4的活塞杆5连接至窗户6的边框。当活塞杆运动时,可以带动窗户在窗框内的滑槽内左右运动,从而达到打开或者关闭窗户的效果。窗户移动机构,也可以为由电机带动的链条,链条与窗户边框固定,这样通过链条的正反转,就可以带动窗户打开或者关闭。如图3所示,扇叶上设置有红外检测器3,对人体所处位置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人体后,自动调整扇叶打开角度,避免冷气直接吹向人体。比如初始设定时,扇叶的活动的角度为-45°至45°之间,当红外检测器检测到-30°处有人,那么控制装置对扇叶旋转角度范围进行调整,调整至-25°至45°之间。这样,冷气就不会直接吹向人体,避免了由此引起的感冒。在具体应用中,比如在夜晚睡眠时,初始时空调系统设定的温度为26°,当腕带内设置睡眠检测模块检测到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后,发送模块将此信息发生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设定温度提高至28°,这样可以适应人体的温度变化,同时节能。若夜晚室外温度降低,位于室外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室外温度为27°。此时,窗户移动机构将窗户打开,同时空调系统停止制冷,位于待机状态。当屋外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后,窗户移动机构关闭窗户,空调系统重新开启。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其中室内机内部具有控制装置,室内机具有出气口和位于室内机背面的固定装置,出气口上设置有可以绕一端上下摆动的扇叶,对室内机排出的气流方向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睡眠检测模块,睡眠检测模块检测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若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则控制装置提高空调系统的设定温度,否则维持设定温度不变;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位于室外的温度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的室外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时,窗户移动机构推动窗户打开,使空调系统处于待机状态。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上设置有红外检测器,对人体所处位置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人体后,自动调整扇叶打开角度,避免冷气直接吹向人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其中室内机内部具有控制装置,室内机具有出气口和位于室内机背面的固定装置,出气口上设置有可以绕一端上下摆动的扇叶,对室内机排出的气流方向进行调整,关键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睡眠检测模块,睡眠检测模块检测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若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则控制装置提高空调系统的设定温度,否则维持设定温度不变;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位于室外的温度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的室外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时,窗户移动机构推动窗户打开,使空调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本技术通过对人体进行睡眠状态的检测,自动调节空调设定的温度,保证了人体的舒适性,同时节省了电能的消耗,降低了空调的运行成本。文档编号F24F11/02GK202709389SQ20122035974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玉州 申请人:西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其中室内机内部具有控制装置,室内机具有出气口和位于室内机背面的固定装置,出气口上设置有可以绕一端上下摆动的扇叶,对室内机排出的气流方向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睡眠检测模块,睡眠检测模块检测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若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则控制装置提高空调系统的设定温度,否则维持设定温度不变;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位于室外的温度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的室外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时,窗户移动机构推动窗户打开,使空调系统处于待机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州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