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光电分离功能面的LED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84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带有光电分离功能面的LED,包括LED控制面板,LED控制面板上装有LED,所述LED控制面板两端分别设有圆形接触槽,每个圆形接触槽上分别设有正、负电极连接端,所述LED控制面板的中央处设有圆形散热槽,所述形散热槽内装有散热基座,散热基座的两面为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基座可进行散热,且利用光电分离设计可避免热损耗造成的光能量损耗,不仅可减少发热量,更可提升发光装置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模块,特别涉及带有光电分离功能面的LED
技术介绍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具有良好的亮度,较长的使用寿命、省电及环保等诸多优点,被广泛使用在现今许多电子元件上,然而,现今的LED发光驱动电路紧贴散热系统,热能集中产生热损耗,造成光能量的损耗,影响灯具的可靠性高,易降低LED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LED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 光电分离功能面的LED,它具有结构简单,能实现光电分离,具有好散热效果。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带有光电分离功能面的LED,包括LED控制面板,LED控制面板上装有LED,所述LED控制面板两端分别设有圆形接触槽,每个圆形接触槽上分别设有正、负电极连接端,所述LED控制面板的中央处设有圆形散热槽,所述形散热槽内装有散热基座,散热基座的两面为平面。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技术散热基座可进行散热,且利用光电分离设计可避免热损耗造成的光能量损耗,不仅可减少发热量,更可提升发光装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I所示,带有光电分离功能面的LED,包括LED控制面板1,LED控制面板I上装有LED,所述LED控制面板I两端分别设有圆形接触槽2,每个圆形接触槽2上分别设有正、负电极连接端3、4,所述LED控制面板I的中央处设有圆形散热槽5,所述形散热槽5内装有散热基座6,散热基座6的两面为平面,本技术散热基座可进行散热,且利用光电分离设计可避免热损耗造成的光能量损耗,不仅可减少发热量,更可提升发光装置的可靠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带有光电分离功能面的LED,包括LED控制面板,LED控制面板上装有LED,所述LED控制面板两端分别设有 圆形接触槽,每个圆形接触槽上分别设有正、负电极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控制面板的中央处设有圆形散热槽,所述形散热槽内装有散热基座,散热基座的两面为平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带有光电分离功能面的LED,包括LED控制面板,LED控制面板上装有LED,所述LED控制面板两端分别设有圆形接触槽,每个圆形接触槽上分别设有正、负电极连接端,所述LED控制面板的中央处设有圆形散热槽,所述形散热槽内装有散热基座,散热基座的两面为平面,本技术散热基座可进行散热,且利用光电分离设计可避免热损耗造成的光能量损耗,不仅可减少发热量,更可提升发光装置的可靠性。文档编号F21S2/00GK202708759SQ20122040256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潘灵道 申请人:温州市日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光电分离功能面的LED,包括LED控制面板,LED控制面板上装有LED,所述LED控制面板两端分别设有圆形接触槽,每个圆形接触槽上分别设有正、负电极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控制面板的中央处设有圆形散热槽,所述形散热槽内装有散热基座,散热基座的两面为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灵道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日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