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铸工艺技术领域,尤其一种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制作嵌件;b.压铸;c.脱模。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本体为镁合金,其重量轻,强度好,装饰性好,成本低;内置水道嵌件为铜材,其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镁合金在高温液态下在压铸模具中成形,材质密度大,表面无焊接加工点面,坚固耐用;内置水道嵌件和本体一次压铸包嵌,嵌件强度高,镁合金和铜结合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工艺
,尤其一种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一般采用散热器、锅炉主体、管道系统和高温热水热媒(或蒸气)构成的采暖系统解决人们的采暖问题、对抗严寒。作为采暖系统末端装置的散热器,传统的有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众所周知,铸铁散热器笨重、外观质量差,因此人们采用钢制散热器来代替铸铁散热器。但钢制散热器抗氧腐蚀能力差。由于我国城市采暖系统主要以集中供热为主,很多供暖系统设计选用了常压锅炉直接供暖、或选用了开式膨胀水箱、或选用了定压泵定压与自动泄水系统等,这种非封闭式采暖系统不断地放水和补水,使管道中的含氧量严重超标;另外由于管理存在问题,因年久失修或选用的阀门等部件不合格或安装不规范出现大量漏水,漏掉的热水只有通过补充冷水来实现平衡,这更增加了管道中的含氧量,因此钢制散热器使用寿命较短。为弥补钢制散热器抗氧腐蚀能力差的不足,人们采用在钢制散热器内腔涂化学防腐涂料的被动方式,但无法检测涂料涂附的厚度和均匀性,因此涂附质量很难保证。由于铝具有较强的抗氧腐蚀能力,因此前些年人们又采用铝制散热器,但铝抗碱性腐蚀能力很差,只适用于PH=5~8.5的供暖水质,不适合我国当前广泛使用的开式锅炉直供系统(PH=10~12)。铜是一种抗氧腐蚀能力和抗碱性腐蚀能力都很强的材料,但我国铜资源稀少,价格昂贵,且铜比重较大,铜制散热器重量较重。我国镁资源丰富,镁合金重量轻、强度好、装饰性好,如果能采用镁合金制作散热器而内嵌铜管的话,则散热器的抗氧腐蚀能力和抗碱性腐蚀能力都很强,同时制作成本又低,且装饰性又好。但是如何将铜管和镁合金结合牢固是制作这种散热器的关键,由于管道中的热水或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特别是用于高层建筑的采暖,一旦镁合金与铜结合不可靠的话,容易出现爆烈现象而导致散热器损坏,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合金与铜结合可靠的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与案是一种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制作嵌件;①将长铜管锯段,将铜管段两端分别向同一侧折弯;②在管接头的同侧管壁上钻二个铜管连接孔,铜管连接孔与管接头内孔相通,铜管连接孔孔径与铜管管径匹配;③将二段折弯后的铜管的两端分别插入管接头的铜管连接孔中、并与管接头焊接连接,制成嵌件;b.压铸;①将嵌件放入模具中定位,模具的嵌件固定装置将嵌件固定;②用模温机将模具加热,并保持模温为250℃~300℃;③将620℃~700℃液态的镁合金液由喷射口沿嵌件的铜管轴线方向压射进模具型腔中,同时,用真空泵由抽气口抽吸模具型腔中的空气,使模具型腔呈负压状态;c.脱模;压铸完成,冷却后,模具的嵌件固定装置松开嵌件,动静模分开,由于动模的脱模斜度小于静模的脱模斜度,散热器从静模中脱出,随动模向外运动,由动模的顶杆将散热器从动模中顶出。为保证镁合金压铸过程中流动性保持一致,所述的模具远离喷射口端的模温大于靠喷射口端的模温。为防止嵌件铜管被高温高压的镁合金冲瘪、变形,所述的压射镁合金的压射速度为3~8m/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本体为镁合金,其重量轻,强度好,装饰性好,成本低;内置水道嵌件为铜材,其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镁合金在高温液态下在压铸模具中成形,材质密度大,表面无焊接加工点面,坚固耐用;内置水道嵌件和本体一次压铸包嵌,嵌件强度高,镁合金和铜结合可靠。具体实施例方式以制作规格为500mm的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制作嵌件;①将直径为Φ16mm、壁厚为1mm的长铜管锯段,每段长500mm,将铜管段两端分别向同一侧折弯;②在管接头的同侧管壁上钻二个Φ16mm的铜管连接孔,铜管连接孔与管接头内孔相通;③将二段折弯后的铜管的两端分别插入管接头的铜管连接孔中、并与管接头焊接连接,制成嵌件;b.压铸;①模具的嵌件固定装置为静模上对应于嵌件的铜管段处间隔设置的卡箍,将嵌件放入模具中定位,卡箍将嵌件的铜管固定;②用模温机将模具加热,并保持模温恒定,模具远离喷射口端的模温为300℃,靠喷射口端的模温为250℃;③将670℃±10℃液态的镁合金液由喷射口沿嵌件的铜管轴线方向以5m/s的速度压射进模具型腔中,同时,用真空泵由抽气口抽吸模具型腔中的空气,使模具型腔呈负压状态;c.脱模;压铸完成,冷却后,卡箍松开铜管,动静模分开,由于动模的脱模斜度小于静模的脱模斜度,散热器从静模中脱出,随动模向外运动,由动模的顶杆将散热器从动模中顶出。权利要求1.一种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其特征是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制作嵌件;①将长铜管锯段,将铜管段两端分别向同一侧折弯;②在管接头的同侧管壁上钻二个铜管连接孔,铜管连接孔与管接头内孔相通,铜管连接孔孔径与铜管管径匹配;③将二段折弯后的铜管的两端分别插入管接头的铜管连接孔中、并与管接头焊接连接,制成嵌件;b.压铸;①将嵌件放入模具中定位,模具的嵌件固定装置将嵌件固定;②用模温机将模具加热,并保持模温为250℃~300℃;③将620℃~700℃液态的镁合金由喷射口沿嵌件的铜管轴线方向压射进模具型腔中,同时,用真空泵由抽气口抽吸模具型腔中的空气,使模具型腔呈负压状态;c.脱模;压铸完成,冷却后,模具的嵌件固定装置松开嵌件,动静模分开,由于动模的脱模斜度小于静模的脱模斜度,散热器从静模中脱出,随动模向外运动,由动模的顶杆将散热器从动模中顶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具远离喷射口端的模温大于靠喷射口端的模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镁合金的压射速度为3~8m/s。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工艺
,尤其一种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制作嵌件;b.压铸;c.脱模。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本体为镁合金,其重量轻,强度好,装饰性好,成本低;内置水道嵌件为铜材,其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镁合金在高温液态下在压铸模具中成形,材质密度大,表面无焊接加工点面,坚固耐用;内置水道嵌件和本体一次压铸包嵌,嵌件强度高,镁合金和铜结合可靠。文档编号B22D19/04GK1810413SQ200610038490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新华 申请人:陈新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铜压铸复合柱翼型对流散热器压铸工艺,其特征是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制作嵌件;①将长铜管锯段,将铜管段两端分别向同一侧折弯;②在管接头的同侧管壁上钻二个铜管连接孔,铜管连接孔与管接头内孔相通,铜管连接孔孔径与铜管管径匹配;③ 将二段折弯后的铜管的两端分别插入管接头的铜管连接孔中、并与管接头焊接连接,制成嵌件;b.压铸;①将嵌件放入模具中定位,模具的嵌件固定装置将嵌件固定;②用模温机将模具加热,并保持模温为250℃~300℃;③将620℃~700℃液态的镁 合金由喷射口沿嵌件的铜管轴线方向压射进模具型腔中,同时,用真空泵由抽气口抽吸模具型腔中的空气,使模具型腔呈负压状态;c.脱模;压铸完成,冷却后,模具的嵌件固定装置松开嵌件,动静模分开,由于动模的脱模斜度小于静模的脱模斜度,散热器从静 模中脱出,随动模向外运动,由动模的顶杆将散热器从动模中顶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新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