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19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收阀,包括油缸、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油缸通过轴连接器连接有阀轴,阀轴置于上阀体的内部中心处,所述上阀体的下方通过环形状连接件连接有下阀体,上阀体的上部设有上盖,位于上盖处的阀轴上设有轴向密封总成,所述轴向密封总成下方的所述阀轴上设有导向套,在环形状连接件上连接有筒状导流装置,且筒状导流装置设在上阀体内,筒状导流装置由多个扇形导流板组成,阀轴的下端设有阀板,在阀轴与阀板连接处设有自动调心装置,阀板下方靠近圆周端面处连接有橡胶密封圈,连接件圆周内侧上设有金属密封圈,所述回收阀进口面积为S1,阀板面积为S2,出口面积为S3,且S1=(90%-110%)S2,S1=(90%-110%)S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收阀
技术介绍
一般放散阀的油缸不是采用双作用缸,密封形式不采用金属硬密封和橡胶软密封相结合,不是双重密封,密封不可靠;而且原阀门流道进口和出口和阀板的尺寸比例设计不合理,整个系统的工作不畅通,工作过程中容易振动、产生噪音,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回收阀。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回收阀,包括油缸、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油缸通过轴连接器连接有阀轴,所述阀轴置于上阀体的内部中心处,所述上阀体的下方通过环形状连接件连接有下阀体,所述上阀体的上部设有上盖,位于上盖处的阀轴上设有轴向密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密封总成下方的所述阀轴上设有导向套,在环形状连接件上连接有筒状导流装置,且筒状导流装置设在上阀体内,所述筒状导流装置由多个扇形导流板组成,所述阀轴的下端设有阀板,在阀轴与阀板连接处设有自动调心装置,所述阀板下方靠近圆周端面处连接有橡胶密封圈,所述连接件圆周内侧上设有金属密封圈,所述回收阀进口面积为SI,阀板面积为S2,出口面积为S3,且SI= (90%-110%)S2,Sl=(90%-110%) S3。所述扇形导流板底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端盖和压盖,所述端盖上方的阀轴上设有圆锥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油缸采用双作用缸,启闭作用面积相等,启闭作用力相等,运动平稳,调试、操作简捷方便。2、设有扇形导流板,回收阀开启时流道呈线性增大,减少对管道气流的扰动。3、设有自动调心装置,确保定位精度。4、密封形式采用金属硬密封和橡胶软密封相结合,双重密封,密封可靠;金属密封采用锥形密封,对阀体密封面的含水粉尘具有铲刮清洁作用,确保在干法、半干法工况下密封可靠。5、橡胶密封圈采用进口胶料,采用专用设备压制,耐磨,耐高温,抗老化性能好,并设计成可拆卸式,便于现场维修、更换、调整。6、回收阀流道、进出口尺寸优化设计,回收阀进口面积为SI,阀板面积为S2,出口面积为S3,且SI= (90%-110%)S2, SI= (90%_110%) S3,在保证满足通用放散阀最大流通截面规范要求的同时,导流装置采用扇形导流板,回收阀启闭过程气流呈线性变化,流阻小,使整个系统流道通畅,大大减小振动、噪音,确保系统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调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C处的放大图;图中标号1_油缸,2-轴连接器,3-阀轴,4-上阀体,5-下阀体,6-上盖,7-轴向密封总成,8-导向套,9-导流装置,10-自动调心装置,11-扇形导流板,12-阀板,13-连接件,14-端盖,15-压盖,16-圆锥销,17-橡胶密封圈,18金属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3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回收阀,包括油缸I、上阀体4和下阀体5,所述油 缸I通过轴连接器2连接有阀轴3,所述阀轴3置于上阀体4的内部中心处,所述上阀体4的下方通过环形状连接件13连接有下阀体5,所述上阀体4的上部设有上盖6,位于上盖6处的阀轴3上设有轴向密封总成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密封总成7下方的所述阀轴3上设有导向套8,在环形状连接件13上连接有筒状导流装置9,且筒状导流装置9设在上阀体4内,所述筒状导流装置9由多个扇形导流板11组成,所述阀轴3的下端设有阀板12,在阀轴3与阀板12连接处设有自动调心装置10,所述阀板12下方靠近圆周端面处连接有橡胶密封圈17,所述连接件13圆周内侧上设有金属密封圈18,所述回收阀进口面积为SI,阀板面积为 S2,出口面积为 S3,且 SI= (90%-110%) S2, SI= (90%-110%) S3。所述扇形导流板11底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端盖14和压盖15,所述端盖14上方的阀轴3上设有圆锥销16。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油缸I采用双作用缸,启闭作用面积相等,启闭作用力相等,运动平稳,调试、操作简捷方便。2、设有扇形导流板11,回收阀开启时流道呈线性增大,减少对管道气流的扰动。3、设有自动调心装置10,确保定位精度。4、密封形式采用金属硬密封和橡胶软密封相结合,双重密封,密封可靠;金属密封采用锥形密封,对阀体密封面的含水粉尘具有铲刮清洁作用,确保在干法、半干法工况下密封可靠。5、橡胶密封圈17采用进口胶料,采用专用设备压制,耐磨,耐高温,抗老化性能好,并设计成可拆卸式,便于现场维修、更换、调整。6、回收阀流道、进出口尺寸优化设计,回收阀进口面积为SI,阀板面积为S2,出口面积为S3,且SI= (90%-110%)S2, SI= (90%_110%) S3,在保证满足通用放散阀最大流通截面规范要求的同时,导流装置9采用扇形导流板11,回收阀启闭过程气流呈线性变化,流阻小,使整个系统流道通畅,大大减小振动、噪音,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权利要求1.一种回收阀,包括油缸(I)、上阀体(4)和下阀体(5),所述油缸(I)通过轴连接器(2)连接有阀轴(3),所述阀轴(3)置于上阀体(4)的内部中心处,所述上阀体(4)的下方通过环形状连接件(13 )连接有下阀体(5 ),所述上阀体(4 )的上部设有上盖(6 ),位于上盖(6 )处的阀轴(3)上设有轴向密封总成(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密封总成(7)下方的所述阀轴(3)上设有导向套(8),在环形状连接件(13)上连接有筒状导流装置(9),且筒状导流装置(9)设在上阀体(4)内,所述筒状导流装置(9)由多个扇形导流板(11)组成,所述阀轴(3)的下端设有阀板(12),在阀轴(3)与阀板(12)连接处设有自动调心装置(10),所述阀板(12)下方靠近圆周端面处连接有橡胶密封圈(17),所述连接件(13)圆周内侧上设有金属密封圈(18),所述回收阀进口面积为SI,阀板面积为S2,出口面积为S3,且Sl=(90%-110%)S2, SI= (90%-110%) S3 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回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导流板(11)底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端盖(14)和压盖(15 ),所述端盖(14)上方的阀轴(3 )上设有圆锥销(16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收阀,包括油缸、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油缸通过轴连接器连接有阀轴,阀轴置于上阀体的内部中心处,所述上阀体的下方通过环形状连接件连接有下阀体,上阀体的上部设有上盖,位于上盖处的阀轴上设有轴向密封总成,所述轴向密封总成下方的所述阀轴上设有导向套,在环形状连接件上连接有筒状导流装置,且筒状导流装置设在上阀体内,筒状导流装置由多个扇形导流板组成,阀轴的下端设有阀板,在阀轴与阀板连接处设有自动调心装置,阀板下方靠近圆周端面处连接有橡胶密封圈,连接件圆周内侧上设有金属密封圈,所述回收阀进口面积为S1,阀板面积为S2,出口面积为S3,且S1=(90%-110%)S2,S1=(90%-110%)S3。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文档编号F16K1/42GK202708103SQ20122039124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收阀,包括油缸(1)、上阀体(4)和下阀体(5),所述油缸(1)通过轴连接器(2)连接有阀轴(3),所述阀轴(3)置于上阀体(4)的内部中心处,所述上阀体(4)的下方通过环形状连接件(13)连接有下阀体(5),所述上阀体(4)的上部设有上盖(6),位于上盖(6)处的阀轴(3)上设有轴向密封总成(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密封总成(7)下方的所述阀轴(3)上设有导向套(8),在环形状连接件(13)上连接有筒状导流装置(9),且筒状导流装置(9)设在上阀体(4)内,所述筒状导流装置(9)由多个扇形导流板(11)组成,所述阀轴(3)的下端设有阀板(12),在阀轴(3)与阀板(12)连接处设有自动调心装置(10),所述阀板(12)下方靠近圆周端面处连接有橡胶密封圈(17),所述连接件(13)圆周内侧上设有金属密封圈(18),所述回收阀进口面积为S1,阀板面积为S2,出口面积为S3,且S1=(90%?110%)S2,S1=(90%?110%)S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昌娟蔡伯荣王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长江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