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系统窗的防坠落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495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0:30
一种节能系统窗的防坠落机构,所述节能系统窗包括窗框(10)、窗扇(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框(10)与窗扇(20)之间还设有防坠落机构(70),所述防坠落部件机构由钢索(71)和固定连接在钢索两端的连接头(72)组成,每个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沉头螺纹孔;一个所述连接头(72)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窗框(10),另一个所述连接头通过螺栓连接于窗扇(20)上与所述窗框(10)相对的一侧。这样,万一窗扇与窗框之间的连接件损坏而使窗扇脱离窗框,窗扇则因防坠落机构的拉扯而仍然连接于窗框而不至于坠落到楼下伤人伤物,提高了该系统窗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户,特别涉及一种防坠落机构。
技术介绍
当前常规建筑门窗技术越来越趋于成熟,现在,节能窗已经成为现有技术中的普遍形式,现有节能窗常规结构是由窗框、窗扇、中挺、中空玻璃及附件(诸如断热条、胶条、毛条、螺钉等)连接组装而成,但这种现有的门窗具有单一的采光性能,采用现有上述窗户的窗框、窗扇和中挺的断面及其结构难以同时让同一个单体窗集采光,节能,遮阳,防坠、防尘、防蚊虫性能为一体的综合多功能节能系统窗。特别是,现有外开窗的窗扇和窗框之间的连接没有设置防坠落装置,由于窗扇脱落而坠落楼下而造成伤人伤物的事件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连接在窗框和窗扇之间,可防止窗扇脱落时坠落到楼下的防坠落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系统窗的防坠落机构,所述节能系统床包括窗框、窗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框与窗扇之间还设有防坠落机构,所述防坠落机构由钢索和固定连接在钢索两端的连接头组成,每个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沉头螺纹孔;一个所述连接头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窗框,另一个所述连接头通过螺栓连接于窗扇上与所述窗框相对的一侧。在所述窗框与窗扇之间的相对侧分别设有断面近似矩形的凹槽,凹槽开口处两侧设有内弯的卡口 ;所述连接头为长方体形,该长方体形的所述连接头容纳于所述凹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窗户,万一窗扇与窗框之间连接件损坏而使窗扇脱离窗框,窗扇则因防坠落机构的拉扯而仍然连接于窗框而不至于坠落到楼下伤人伤物,提高了该系统窗的安全性。另外,本技术的节能系统窗在所述窗框的上侧还可巧妙连接遮阳机构,在所述窗框和中挺上还可巧妙设置防虫防尘机构,在窗扇与窗框连接位置之间还设有防坠落机构和密闭扣件,进一步加强安全性和辅助加强密闭性,从而使得单体窗可集采光、节能、防坠、防尘防蚊虫性能于一体。本技术对窗框、窗扇和中挺的型材进行了改进,使得本系统窗在窗框、窗扇和中挺的型材上可非常方便地安装这些机构,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而只安装上述的其中一部分机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节能系统窗立面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的B-B剖视图。图4为图I的C-C剖视图。图5为图I的D-D剖视图。图6为图I的E-E剖视图。图7为图I的F-F剖视图。图8a为密封件的主视图。图8b为图8a的右视图。图8c为图8a的左视图。 图9a为防坠件的主视图。图9b为9a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说明图1-7所示,是本技术的一种节能系统窗,该系统窗的主体窗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由窗框10通过副框101等部件与墙体连接,窗扇20上安装有中空玻璃40、并与窗框连接,如图I所示的窗户,上部是固定窗,固定的窗扇四周与窗框固定连接,下部是外平开窗,外平开窗的部分,窗扇的一侧分别与窗框通过摩擦铰链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平开,在两扇窗之间是两端固定于窗框的中挺30,主体窗的连接结构还按照现有技术采用诸如断热条、胶条、毛条、螺钉等附件,主体窗的结构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如图6、图9a、9b所示,本技术的节能系统床在窗扇与窗框之间还设置有防坠落机构70。所述防坠落机构70由钢索71和固定连接在钢索两端的连接头72组成,每个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沉头螺纹孔;一个所述连接头72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窗框10,另一个所述连接头通过螺栓连接于窗扇20上与所述窗框10相对的一侧。在所述窗框10与窗扇20之间的相对侧分别设有断面近似矩形的凹槽,凹槽开口处两侧设有内弯的卡口 ;所述连接头为长方体形,该长方体形的所述连接头72容纳于所述凹槽中,然后再通过螺栓与沉头螺纹孔连接,螺栓穿过窗框(另一连接头上的螺栓是穿过窗扇)以螺帽紧固。这样,万一窗扇与窗框之间的摩擦铰链损坏而脱离窗框,窗扇则因防坠落机构70的拉扯而仍然连接于窗框而不至于坠落到楼下伤人伤物,提高了该系统窗的安全性。本系统窗在所述窗框的上侧还可连接遮阳机构50,在所述窗框和中挺上还可连接防虫防尘机构60,另外,还可设置防坠落机构70和密闭扣件80。由于本实施例中对窗框、窗扇和中挺的型材进行了改进,使得在窗框、窗扇和中挺的型材上可非常方便地安装这些机构,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而只安装上述的其中一部分机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遮阳机构50包括卷帘盒52、安装在卷帘盒内的遮阳卷帘51,还包括卷帘盒扣盖54,在所述卷帘盒52的两端连接有封板,所述遮阳卷帘51的卷帘轴的两端连接封板上(图中未示出)从而实现遮阳卷帘的安装固定。卷帘盒52与所述窗框10的连接是通过型材直接的扣合,为了加固,可外加螺钉紧固在卷帘盒52邻近窗框10的那一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下的L形下钩521 ;所述窗框10的外侧则对应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L形上钩11,所述L形上钩11与所述L形下钩521扣合;所述卷帘盒52上远离所述窗框10的那一侧敞口,螺钉自敞口处伸入而将所述卷帘盒52连接在所述窗框10上。为了将敞口处封住,在卷帘盒52的敞口处扣接一个卷帘盒扣盖54 :卷帘盒52的敞口处上侧边呈向下折弯的折板522,折板的外侧设有开口向上的L形的小挂钩523 ;所述卷帘盒扣盖54为板状体,其上部近小挂钩的一侧顶部设有向内弯并向下的折边541,折边下方由卷帘盒扣盖横向凸出一个外端带倒钩的小横档542,所述折边541插入所述小挂钩523内、且小横档542刚好抵触在折板522的下端面,小横档的倒钩勾住折板,从而实现扣接。作为优选的方式,扣接后的卷帘盒52与卷帘盒扣盖54大致成矩形框状,但所述卷帘盒的下侧面比上侧面窄,使得所述卷帘盒扣盖54的下侧与所述卷帘盒的下侧面之间的缺口形成卷帘口 53,用来供遮阳卷帘向下放出及向上收纳。如图2、图4、图6、图7所示,所述防虫防尘机构60包括防尘窗框61、防尘窗扇62、防尘网63、永磁体64,还包括防尘窗框扣盖65,以及弹性胶条66、胶塞67。所述防尘网63安装在防尘窗扇内,以胶塞67塞紧。所述防尘窗框61四面连接在所述窗框10和中挺30上,参阅图I、并以图I图示方向为参考,该防尘扇框61的左侧面、上侧面和下侧面与窗框10连接,而右侧面则连接在中挺30上,优选为螺钉连接的方式,为了便于安装螺钉,所述防尘窗框61的型材横截面为近·似U字形,开口背离其所安装的所述窗框10及中挺30,所述防尘窗框61四面用螺钉自所述U形开口处伸入而连接在所述窗框10和中挺30上。为了将U字形的型材开口封住,优选设置防尘窗框扣盖65,它为一平板状体,在平板的内侧面近两边缘沿长度方向设有突出的倒钩651 ;所述防尘窗框61的开口处设有内扣的卡钩611,安装时,将防尘窗扣盖拍入防尘窗框,所述卡钩611就卡接在防尘窗框扣盖65内侧面与所述倒钩651之间不会掉下,从而将所述防尘窗框61的开口处以防尘窗框扣盖65封住。所述防尘窗扇62的其中一侧(图I所示为右侧)通过合页68 (见图2)与所述防尘窗框61连接,从而可开合,但在关闭时防尘窗扇与窗框、中挺等之间不够密合,使得灰尘和蚊虫仍然可能从缝隙进入室内,为了更加密合,在所述防尘窗扇62四边及这四边相对应的窗框或中挺30之间相对应设有彼此吸合的所述永磁体64,或者只在所述防尘窗扇62除安装合页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系统窗的防坠落机构,所述节能系统窗包括窗框(10)、窗扇(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框(10)与窗扇(20)之间还设有防坠落机构(70),所述防坠落机构由钢索(71)和固定连接在钢索两端的连接头(72)组成,每个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沉头螺纹孔;一个所述连接头(72)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窗框(10),另一个所述连接头通过螺栓连接于窗扇(20)上与所述窗框(10)相对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劲松魏文超王键陈文平游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广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