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渊专利>正文

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447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包括冷热饰面板本体和热交换体以及龙骨条,冷热饰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的一个面上的热交换介质层,该介质层包括位于基板正面的热交换部和设置在热交换部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龙骨条被等间距地设置在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上,冷热饰面板被平铺在龙骨条上,且在热交换介质层上涂装饰面层,冷热饰面板的所有纵向侧边均搁置在龙骨条上,当两相邻冷热饰面板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共同合围成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在热交换时能将热交换体内的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传递给热交换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修装饰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
技术介绍
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在这之前,专利技术了一种冷热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板本体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一个面上的表板或表层,在基板和表板之间或基板和表层之间设有热交换介质层,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延伸至基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热交换面和第二热交换面,所述的基板相对于设置表板或表层的另一表面靠近于基板两侧的位置分别形成有第一锁合结构和第二锁合结构,两相邻装饰板本体之间通过外锁扣件连接,所述的外锁扣件上分别形成与第一锁合结构配合的第三锁合结构及与第二锁合结构配合的第四锁合结构,外锁扣件朝向基板的该侧设有一凹槽,当两相邻装饰板本体相互锁合时,所述的外锁扣件上的凹槽及第一热交换面和第二热交换面共·同形成一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该设计提供一种热量传输效果好,加热均匀的冷热装饰板。该设计由于预先直接在装饰板本体设置了一表板或表层,虽然,今后把该冷热装饰板用在天花板上时,会相应节约表面的涂装施工时间,但导致冷热装饰板之间有拼缝,对要求天花板没拼缝的用户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冷热装饰板相互之间的连接过于复杂,增加制造成本和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原有的技术,提供一种设计更加合理,结构更简单,热量传输效果更好且均匀的一种冷热饰面板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既可以在天花板上安装也可以在墙面或地面上安装的一种冷热饰面板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包括冷热饰面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的一个面上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交换介质层,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包括位于基板正面的热交换部和设置在热交换部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当两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上的内表面共同合围成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所述的热交换体设置在容置腔内且热交换体在热交换时能将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传递给热交换部。其中,热交换体可以是通冷水的水管,在水管和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接触处缝隙间涂抹上导热泥或导热胶,使水管与热交换介质层之间发生充分接触,将水的温度通过热交换介质层与室内空气产生热交换,进而达到室内快速降温目的。通常热交换介质层的整个侧部与热交换介质层的长度相同,因此热交换体能够同时与整个热交换介质层的侧部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提闻传热效率。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与热交换部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二热交换部与热交换部连为一体式结构。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热交换部为形状与基板正面相适应的且为一体式结构的片状体。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热交换部由分体设置的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拼合而成。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均为向中间回弯的对称的弧形面结构,且两相邻的冷热饰面板本体上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合围时,所述的容置腔呈圆形管道状结构。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基板内部形成有若干呈纵向延伸的通孔,热交换介质层为铝合金型材且通过胶粘剂与基板实现粘合。通常,基板的材质为木塑,木塑通过微发泡和木塑基板内部设置若干呈纵向延伸的通孔,这样·既减轻了重量又增加了隔热性能。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为铝合金型材且通过胶粘剂与基板实现粘合。通常,铝合金型材表面通过喷砂处理,便于铝合金型材表面增加附着力。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包括若干冷热饰面板本体和若干热交换体以及若干龙骨条,其特征在于冷热饰面板本体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的一个面上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交换介质层,热交换介质层包括位于基板正面的热交换部和设置在热交换部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若干龙骨条呈扁平长条状且被等间距地设置在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上,若干冷热饰面板本体被平铺在龙骨条上,且相对于设置有热交换介质层的另一面与龙骨条的一表面接触,且冷热饰面板本体的所有纵向侧边均搁置在龙骨条上,当两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上的内表面共同合围成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热交换体设置在容置腔内且热交换体在热交换时能将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传递给热交换部。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的纵向侧边和龙骨条长度方向同向。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少用龙骨的情况下使得所有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上的所有纵向侧边均搁置在龙骨条上,且便于螺钉的固定。使得龙骨之间形成空隙,形成一个空气隔热层,进一步阻止热量向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传输,对整个室内的冬季采暖也起到保温作用。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龙骨条通过胶黏剂或螺钉或胶黏剂和螺钉共同固定在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上。胶黏剂通常采用地板专用铺装胶。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和龙骨条通过胶黏剂或螺钉或胶黏剂和螺钉共同固定。胶黏剂通常采用地板专用铺装胶。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若干冷热饰面板本体被平铺在若干龙骨条上,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两纵向侧边和两横向侧边合围时所形成的缝隙用专用的腻子或胶带填补或覆盖,然后,在铺有热交换介质层的整体面上涂装饰面层。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胀冷缩,所以,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两纵向侧边和两横向侧边合围时所形成的缝隙处,均应用粘性强的胶带覆盖,再在铺有热交换介质层的整体面上涂装各种涂料,会使得涂料层显得既平整又不易开裂。与原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具有很明显的创造性和新颖性,提供了一种比原设计更加合理,结构更简单,热量传输效果更好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Mo附图说明 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冷热饰面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热交换介质层的方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热交换介质层的方案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冷热饰面板本体I、基板2、热交换介质层3、热交换体4、龙骨5、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6、螺钉7、饰面层8、通孔21、热交换部30、第一热交换部31、第二热交换部32、第一片状体301、第二片状体302、容置腔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如图I和图2和图3所示,包括冷热饰面板本体I和热交换体4以及龙骨条5,冷热饰面板本体I包括基板2和设置在基板2的一个面上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交换介质层3,基板2内部设置有若干呈纵向延伸的通孔21,热交换介质层3包括位于基板2正面的热交换部30和设置在热交换部30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2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3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热饰面板,包括冷热饰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1)包括基板(2)和设置在基板(2)的一个面上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交换介质层(3),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3)包括位于基板(2)正面的热交换部(30)和设置在热交换部(30)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2)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当两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1)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上的内表面共同合围成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33),所述的热交换体(4)设置在容置腔(33)内且热交换体(4)在热交换时能将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传递给热交换部(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渊李增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