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风揭性玻纤胎沥青瓦,包括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覆有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覆有第一SBS改性沥青层,第一SBS改性沥青层上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覆有聚硫橡胶制成的矿物粘附层,矿物粘附层远离第一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设有矿物颗粒层,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设有第二SBS改性沥青层,第二SBS改性沥青层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设有增粘胶层,增粘胶层上远离第二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设有BOPP材料制成的隔离层,使用寿命长;施工性能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风揭性玻纤胎浙青瓦。
技术介绍
传统的浙青瓦,由于其结构的限制,浙青瓦与建筑物粘接后,抗风揭性较差;在光照、冷热、雨水和冰冻等多种气候因素引起的侵蚀,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风揭性玻 纤胎浙青瓦,该浙青瓦具有良好的抗风揭性,使用寿命长。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风揭性玻纤胎浙青瓦,包括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所述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覆有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所述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覆有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所述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上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覆有聚硫橡胶制成的矿物粘附层,矿物粘附层远离第一SBS改性浙青层的一侧设有矿物颗粒层,所述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设有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设有增粘胶层,所述增粘胶层上远离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的一侧设有BOPP材料制成的隔离层。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矿物颗粒层的厚度为O. 3毫米;矿物粘附层的厚度为O. I毫米;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厚度为O. 2毫米;所述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厚度为O. 2毫米;第二SBS改性浙青层的厚度为O. 9毫米;增粘胶层的厚度为O. 2毫米;隔离层的厚度为O. I毫米。增粘胶层的设置增加了与建筑物粘接的牢固性,具有高强度抗风揭性;优良的粘弹性,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和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设置具有良好的耐撕裂性;耐侯性能优异,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和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的设置,可更强地抵御光照、冷热、雨水和冰冻等多种气候因素引起的侵蚀,使用寿命长;施工性能好,一年四季均可施工。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抗风揭性玻纤胎浙青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矿物颗粒层;2_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3_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_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5_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6_增粘胶层;7_隔离层;8_矿物粘附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I所示,一种抗风揭性玻纤胎浙青瓦,包括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所述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一侧覆有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所述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的一侧覆有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2,所述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2上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一侧覆有聚硫橡胶制成的矿物粘附层8,矿物粘附层8远离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2的一侧设有矿物颗粒层1,所述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一侧设有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5,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5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的一侧设有增粘胶层6,所述增粘胶层6上远离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5的一侧设有BOPP材料制成的隔离层7。所述矿物颗粒层I的厚度为O. 3毫米;矿物粘附层8的厚度为O. I毫米;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厚度为O. 2毫米;所述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的厚度为O. 2毫米;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5的厚度为O. 9毫米;增粘胶层6的厚度为O. 2毫米;隔离层7的厚度为O. I毫米。聚硫橡胶制成的矿物粘附层8可牢固的连接矿物颗粒层I,增粘胶层6的设置增加了与建筑物粘接的牢固性,具有高强度抗风揭性;优良的粘弹性,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和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的设置具有良好的耐撕裂性;耐侯性能优异,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2和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5的设置,可更强地抵御光照、冷热、雨水和冰冻等多种气候因素引起的侵蚀,使用寿命长;施工性能好,一年四季均可施工。本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办公大厦和民用住宅建筑及别墅的屋面防水和装饰工程,更能特别应用于锥形,弧形,球形等结构复杂的坡屋面。权利要求1.一种抗风揭性玻纤胎浙青瓦,包括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一侧覆有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所述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的一侧覆有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2),所述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2)上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一侧覆有聚硫橡胶制成的矿物粘附层(8),矿物粘附层(8)远离第一 SBS改性浙青层(2)的一侧设有矿物颗粒层(I ),所述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一侧设有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5),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5)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的一侧设有增粘胶层(6),所述增粘胶层(6)上远离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5)的一侧设有BOPP材料制成的隔离层(7)。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性玻纤胎浙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颗粒层(I)的厚度为O. 3毫米;矿物粘附层(8)的厚度为O. I毫米;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厚度为O. 2毫米;所述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的厚度为O. 2毫米;第二 SBS改性浙青层(5)的厚度为O. 9毫米;增粘胶层(6)的厚度为O. 2毫米;隔离层(7)的厚度为O. I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风揭性玻纤胎沥青瓦,包括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覆有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覆有第一SBS改性沥青层,第一SBS改性沥青层上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覆有聚硫橡胶制成的矿物粘附层,矿物粘附层远离第一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设有矿物颗粒层,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设有第二SBS改性沥青层,第二SBS改性沥青层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的一侧设有增粘胶层,增粘胶层上远离第二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设有BOPP材料制成的隔离层,使用寿命长;施工性能好。文档编号B32B9/04GK202706338SQ20122035017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志强, 陈翠玲, 张玉山, 马效忠 申请人:潍坊市晨鸣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风揭性玻纤胎沥青瓦,包括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一侧覆有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所述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的一侧覆有第一SBS改性沥青层(2),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层(2)上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一侧覆有聚硫橡胶制成的矿物粘附层(8),矿物粘附层(8)远离第一SBS改性沥青层(2)的一侧设有矿物颗粒层(1),所述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远离第一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3)的一侧设有第二SBS改性沥青层(5),第二SBS改性沥青层(5)上远离第二聚酯与玻纤复合毡层(4)的一侧设有增粘胶层(6),所述增粘胶层(6)上远离第二SBS改性沥青层(5)的一侧设有BOPP材料制成的隔离层(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陈翠玲,张玉山,马效忠,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晨鸣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