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胶体废水处理系统,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进污管、气浮装置、送水泵、盘式过滤器及超滤系统,所述进污管接于所述气浮装置的前端,所述气浮装置的出水口接至送水泵的进水口,所述送水泵的出水口接至盘式过滤器的进水,所述盘式过滤器的出水口接至超滤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气浮系统与超滤系统配合使用,用于脱除工业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提高了产水回收率、混凝药物利用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运行和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气浮装置与超滤系统配套应用的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分散质粒子大小在Inm — IOOnm之间。胶体粒子的特殊性导致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长期处于悬浮状态,很难通过常规沉降法予以去除。胶体废水还具有污染物较为单一、不含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离子等特点。常见的胶体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硅酸、淀粉、蛋白质、涂料、部分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等。此类废水只需将胶体去除,便可得到水质很好的中水,用于其它非饮用的用途。通 常的处理方法有絮凝剂沉降法、机械过滤法等。考虑到处理后的水质要作为纯水系统的原水,单一的药物混凝沉降或机械过滤法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单一的药物混凝沉降法占地面积较大,不易维护,药物利用率低;而直接将污水进行机械过滤,则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污堵现象,过滤设备需频繁反洗,且基于污染物通常包含有机碳、氮、磷等元素,长期运行很容易滋生微生物,对纯水设备产生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将气浮装置与超滤系统相结合的废水处理系统,能够比较彻底地脱除工业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胶体废水处理系统,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进污管、气浮装置、送水泵、盘式过滤器及超滤系统,所述进污管接于所述气浮装置的前端,所述气浮装置的出水口接至送水泵的进水口,所述送水泵的出水口接至盘式过滤器的进水,所述盘式过滤器的出水口接至超滤系统。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胶体废水处理系统,所述送水泵至少为一个,且各送水泵平行并联连接。。进一步的,前述的胶体废水处理系统,所述盘式过滤器至少为一个,且各盘式过滤器平行并联连接。进一步的,前述的胶体废水处理系统,所述气浮装置下方设有拼装式水箱。本技术的突出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新结构、高性能的胶体废水处理装置,将气浮系统与超滤系统配合使用,用于脱除工业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物体,使其小气泡和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其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同时若利用药物絮凝配合气浮过程,可达到70%-90%的去除效果。气浮产水明显降低了后续超滤系统的负荷,甚至超滤系统能以全量过滤的方式运行,提高了产水回收率、混凝药物利用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运行和维护成本。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体废水处理系统,结构如图I所示,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进污管I、气浮装置2、送水泵P1-A、P1-B、盘式过滤器4及超滤系统5。其中,因胶体污水须配套设有专用管路收集以输送至气浮系统,不可混入此项技术不能脱除且对纯水设备有威胁的污染物,故在气浮装置的前端设有进污管,以此专用于收集胶体废水。且由于气浮装置属溢流式出水,而超滤系统进水需水泵提供压力,为了解决水力高程的问题,故在气浮装置 下方配套设置有拼接式水箱3,且在水箱内部设有液位计,以观察液位。气浮装置的出水管道上依次安装有送水泵及盘式过滤器;为了保证管路的通畅、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本实施例中优选设有两个送水泵,且各个送水泵平行并联连接。在送水泵后方为两个盘式过滤器,同样为平行并联连接。在盘式过滤器的后方,气浮装置的出水管道接入超滤系统的进水口。本实施例将气浮装置与超滤系统相结合,利用气浮的原理,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物体,使其小气泡和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其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将含有胶体污染物的废水通过进污管收集至气浮装置中,通过气浮装置将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过滤清除,以得到水质相对较好的中水;同时,解决水力高程的问题,在气浮装置的下方安装有拼接式水箱;此时,通过气浮装置过滤出的中水从出水管道中由送水泵泵入盘式过滤器,将大颗粒的悬浮物过滤排除;此时,经过多次过滤的中水进入超滤系统,完成最终的过滤,得到作为纯水系统的原水。本技术提供的新结构、高性能的胶体废水处理装置,将气浮系统与超滤系统配合使用,用于脱除工业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物体,使其小气泡和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其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同时若利用药物絮凝配合气浮过程,可达到70%-90%的去除效果。气浮产水明显降低了后续超滤系统的负荷,甚至超滤系统能以全量过滤的方式运行,提高了产水回收率、混凝药物利用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运行和维护成本。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胶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进污管、气浮装置、送水泵、盘式过滤器及超滤系统,所述进污管接于所述气浮装置的前端,所述气浮装置的出水口接至送水泵的进水口,所述送水泵的出水口接至盘式过滤器的进水,所述盘式过滤器的出水口接至超滤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泵至少为一个,且各送水泵平行并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过滤器至少为一个,且各盘式过滤器平行并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装置下方设有拼装式水箱。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胶体废水处理系统,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进污管、气浮装置、送水泵、盘式过滤器及超滤系统,所述进污管接于所述气浮装置的前端,所述气浮装置的出水口接至送水泵的进水口,所述送水泵的出水口接至盘式过滤器的进水,所述盘式过滤器的出水口接至超滤系统。本技术将气浮系统与超滤系统配合使用,用于脱除工业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提高了产水回收率、混凝药物利用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运行和维护成本。文档编号C02F1/24GK202705173SQ20122042846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蒋建伟 申请人:南京奥特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进污管、气浮装置、送水泵、盘式过滤器及超滤系统,所述进污管接于所述气浮装置的前端,所述气浮装置的出水口接至送水泵的进水口,所述送水泵的出水口接至盘式过滤器的进水,所述盘式过滤器的出水口接至超滤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特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