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斗,包括漏斗室和与漏斗室连接的漏斗颈,所述漏斗颈左右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插板,插板左侧设有控制孔,控制孔左侧与圆弧挡板连接,控制孔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簧,弹簧分别连接圆弧挡板和漏斗颈左侧壁,所述插板的右侧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插板的独特设计可以控制物体在漏斗转移过程中的流通速度,可以停止物体在漏斗中的流通;弹簧的独特设计使得插板在不受力时始终处于关闭的状态,防止漏斗室内物体流通,同时也使得插板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缓慢而匀速的移动,从而更精确的控制漏斗内物体流通的速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斗。
技术介绍
漏斗是一种筒型物体,被用作把液体及幼粉状物体注入入口较细小的容器。在漏斗咀部较细小的管状部份可以有不同长度,漏斗通常以不锈钢或塑胶制造,但纸制漏斗亦有时被使用于难以彻底清洗的物质。目前市面上的漏斗,多为简单的漏斗室和漏斗颈结构相结合,不能控制取用液体或固体时的流量和速度,也不能在过滤的过程中将液体或固体静置于漏斗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斗,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漏斗多为简单的漏斗室和漏斗颈结构相结合,不能控制取用液体或固体时的流量和速度,也不能在过滤的过程中将液体或固体静置于漏斗室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漏斗,包括漏斗室和与漏斗室连接的漏斗颈,所述漏斗颈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插板,插板左侧设有控制孔,控制孔左侧与圆弧挡板连接,控制孔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簧,弹簧分别连接圆弧挡板和漏斗颈左侧壁。所述插板的右侧设有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插板的独特设计可控制物体在漏斗转移过程中的流通速度,可以停止物体在漏斗中的流通;弹簧的独特设计使得插板在不受力时始终处于关闭的状态,防止漏斗室内物体流通,同时也使得插板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缓慢而匀速的移动,从而更精确的控制漏斗内物体流通的速度。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斗的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漏斗室;2、漏斗颈;3、插板;4、控制孔;5、圆弧挡板;6、挡板;7、弹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斗,包括漏斗室I和与漏斗室I连接的漏斗颈2,所述漏斗颈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插板3,插板3左侧设有控制孔4,控制孔4可以是方形通孔、圆形通孔、椭圆通孔、菱形通孔中的一种,控制孔4左侧与圆弧挡板5连接,控制孔4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簧7,弹簧7分别连接圆弧挡板5和漏斗颈2左侧壁,所述插板3的右侧设有挡板6。具体使用时,先将空的容器放置于漏斗下端,然后将需要转移的液体倾倒入漏斗室1,然后推动圆弧挡板5,使控制孔4处于漏斗颈2的中心,液体快速的流通,当液体快要注满容器时,可松开施加给圆弧挡板5的推力,此时插板3阻隔了漏斗颈2的通道,可迅速更换新的容器,如此循环;如果漏斗室I剩余液体不多,为防止液体喷溅,可调整施加给圆弧挡板5的推力,使插板3缓慢移动至对应合适液体流通速率的位置,以便更好的完成液体的转移。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漏斗,包括漏斗室(I)和与漏斗室(I)连接的漏斗颈(2),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颈(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插板(3),插板(3)左侧设有控制孔(4),控制孔(4)左侧与圆弧挡板(5)连接,控制孔(4)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簧(7),弹簧(7 )分别连接圆弧挡板(5 )和漏斗颈(2 )左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3)的右侧设有挡板(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漏斗,包括漏斗室和与漏斗室连接的漏斗颈,所述漏斗颈左右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插板,插板左侧设有控制孔,控制孔左侧与圆弧挡板连接,控制孔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簧,弹簧分别连接圆弧挡板和漏斗颈左侧壁,所述插板的右侧设有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插板的独特设计可以控制物体在漏斗转移过程中的流通速度,可以停止物体在漏斗中的流通;弹簧的独特设计使得插板在不受力时始终处于关闭的状态,防止漏斗室内物体流通,同时也使得插板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缓慢而匀速的移动,从而更精确的控制漏斗内物体流通的速度。文档编号B67C11/04GK202705019SQ20122032248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华杰 申请人:华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斗,包括漏斗室(1)和与漏斗室(1)连接的漏斗颈(2),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颈(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插板(3),插板(3)左侧设有控制孔(4),控制孔(4)左侧与圆弧挡板(5)连接,控制孔(4)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簧(7),弹簧(7)分别连接圆弧挡板(5)和漏斗颈(2)左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