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变流器实验工装,包括有用于吊装被试件的吊具及用于支撑所述吊具的支架,所述被试件与所述吊具之间通过多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带有胎面刹的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专用的吊具与活动式支架,支架结构稳定、运转灵活,可以实现安全、迅速的运输被试件,确保被试件不会发生碰撞、跌落等问题,保证被试件不受损坏,使用被试件得到有效保护。另外,该工装能够实现输送、吊装、卸下及测试的全程辅助操作,简单易行,节省人力与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气实验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在轨道车辆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变流器实验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得到的迅速普及与应用,轨道车辆依靠电力提供驱动动力,因此相关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器件性能试验就成为重要的技术课题。通常使用辅助供电试验台针对动车组、地铁APU/ARF变流器、逆变器、电抗器、高压箱、开关箱等器件进行性能测试。由于被试验件需从制造厂房输送至试验间进行安装、试验,被试验件属于重量较 大、较为精密的器件,因此如何安全、灵活地输送与吊装到位至关重要。现有运输手段是较为简易的手推车,或者叉车、吊车等运输车辆,这些运输与升降方式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使用这些运输与升降工具,难以保证上述被试验件不会发生碰撞等问题,甚至会影响到被试验件后续的正常使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安全、迅速的运输,并可以确保被试件安装牢固、受到有效保护的变流器实验工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流器实验工装,包括有用于吊装被试件的吊具及用于支撑所述吊具的支架,所述被试件与所述吊具之间通过多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带有胎面刹的车轮。进一步,所述吊具由两组通过螺栓连接成矩形框架的吊管组成,在每根所述吊管上设置用多个用于调节所述吊管和/或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位置的定位调节结构。进一步,所述定位调节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吊管上的长圆安装孔,连接2根所述吊管的螺栓同时贯穿于相叠加的2个所述长圆安装孔中,所述固定组件与相应的所述长圆安装孔之间可滑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一组纵向连接的车架和支持梁,所述支持梁固定在所述车架的顶部,所述吊具放置在所述支持梁上。进一步,在所述支持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限定所述吊具安放位置的定位销。进一步,在所述车架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限位止动的垂向支撑座,在所述车架固定时,所述垂向支撑座支撑在地面上。进一步,在所述车架底部安装有继面为三角形的支撑梁,所述车轮固定在所述支撑梁的底部。进一步,在所述的车架纵向之间连接有多组横梁。进一步,在所述的车架纵向之间还连接有相互交叉设置的连接梁。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为配合紧固的螺栓与螺母。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流器实验工装,采用专用的吊具与活动式支架,支架结构稳定、运转灵活,可以实现安全、迅速的运输被试件,确保被试件不会发生碰撞、跌落等问题,保证被试件不受损坏,使用被试件得到有效保护。另外,该工装能够实现输送、吊装、卸下及测试的全程辅助操作,简单易行,节省人力与时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侧向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如图I至图4所示,车架1,横梁2,支持梁3,定位销4,垂向支撑座5,车轮6,支撑梁7,吊管11,固定组件12,连接梁13,螺栓14,长圆安装孔1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所述的变流器实验工装,主要包括有支架和放置在支架上的吊具。吊具用于吊装被试件,支架用于支撑吊具,被试件与吊具之间通过多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被试件即为变流器。其中,支架具有一组纵向连接的车架1,在车架I底部安装有起加强支撑强度的断面呈三角形的支撑梁7,支撑梁7与车架I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也可以焊接固定连接。支撑梁7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带有胎面刹的车轮6,可以将整个工装从试验间外运输至所需的试验位置,并固定在试验位置上。在车架I顶部安装有用于放置吊具的支持梁3,支持梁3与车架I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如图2所示,为优化与改善针对吊具的限位与止挡作用,可在支持梁3上连接有2组用于限定吊具安放位置的定位销4。如图I和图2所示,在车架I纵向之间连接有两组横梁2,以提高整个支架的承载能力。如图I和图2所示,为防止装卸、试验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可在车架I的底部螺接有数组用于限位止动的垂向支撑座5,在该工装需要固定其位置时,通过向下旋出垂向支撑座5,使其支撑在地面上,能更好防止车轮的意外滑动。如图I和图3所示,吊具由两组通过螺栓14连接成矩形框架的吊管11组成,考虑到不同车型被试件型号与体积的不同,使其能够适用目前国内所有型号动车、地铁等的变流器试验,在每根吊管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吊管11长、宽固定位置的定位调节结构。如图3所示,定位调节结构为设置在吊管11上的多个长圆安装孔15,连接2根吊管11的螺栓14同时贯穿于相叠加的2个长圆安装孔15中,进而将两根吊管11固定连接。在固定不同型号与规格的变流器时,可先将连接吊管11的螺栓14松开,调节2组吊管11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调节四个吊管11围成矩形框架的长、宽尺寸,使其适合被试件的尺寸,调节后再通过拧紧螺栓14固定四个吊管11的安装位置。在位于下层的吊管11底部具有与支持梁3上的定位销4配合使用的定位孔(图中未示出)。被试件吊挂固定在四根吊管11的下端,被试件与吊管11之间通过固定组件12固定连接,为了便于更换,固定组件12采用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组成。在吊管11上设置的多个长圆安装孔15中,其中一部分用于上述的调节吊管11固定位置,另一部分长圆安装孔15则用于调节固定组件12的安装位置,螺栓与相应的长圆安装孔15之间可滑动连接,螺栓可以根据被试件上安装孔的位置,在长圆安装孔15内滑动,直至调整至合适的固定位置,将变流器牢固固定。当进入试验间前,通过吊具将被试件吊起,并将被试件运输至试验的位置,变流器在该工装上进行相关试验。被试件吊挂在支架上进行试验,可使被试件更接近于其在列车上的实际状态,而且能更方便于接线、检测、获取准确的试验数据。当实验结束后,再通过该工装将被试件运输出试验间,最后,吊具将被试件卸下。在运输过程中,被试件吊挂在支架 的中央,不会发生碰撞、跌落等问题,保证被试件不受损坏,使用被试件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车架I纵向之间还连接有两组交叉的连接梁13,可以进一步加强支架的整体承载能力。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变流器实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吊装被试件的吊具及用于支撑所述吊具的支架,所述被试件与所述吊具之间通过多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带有胎面刹的车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流器实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由两组通过螺栓连接成矩形框架的吊管组成,在每根所述吊管上设置用多个用于调节所述吊管和/或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位置的定位调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流器实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吊管上的长圆安装孔,连接2根所述吊管的螺栓同时贯穿于相叠加的2个所述长圆安装孔中,所述固定组件与相应的所述长圆安装孔之间可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流器实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一组纵向连接的车架和支持梁,所述支持梁固定在所述车架的顶部,所述吊具放置在所述支持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流器实验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流器实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吊装被试件的吊具及用于支撑所述吊具的支架,所述被试件与所述吊具之间通过多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带有胎面刹的车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成,崔洪举,贺竹林,曹建刚,张博,王学政,隋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