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正液用钢条自动添加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262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修正液生产机械,尤其是一种修正液钢条的投放机械。包括钢条储备箱,与钢条储备箱连接且垂直设置的钢条输送管,在钢条输送管的管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与第一气缸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控制下开启或封闭钢条输送管管口,挡板上方还设置有顶杆,顶杆贯穿钢条输送管的侧壁,并与钢条接触,顶杆与第二气缸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控制下做伸缩运动,挡板和顶杆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钢条长度的1~2倍。进一步的,挡板和顶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为钢条长度的1.5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修正液装置的生产机械,尤其是一种修正液装置用的钢条的投放机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我们日常使用的修正液容易沉淀,所以一般在修正液容器中放入钢条,在使用修正液前进行搅拌摇均。现在在生产修正液时,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投放钢条的方法,这种方式速度慢,费人工,而且容易出现缺失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修正液用的钢条自动添加机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钢条储备箱,与钢条储备箱连接且垂直设置的钢条输送管,在钢条输送管的管口处设置有控制钢条输送管管口开启或封闭的挡板,挡板与第一气缸连接,挡板上方还设置有可做伸缩运动的顶杆,顶杆与第二气缸连接,顶杆贯穿钢条输送管的侧壁,并与钢条接触,挡板和顶杆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钢条长度的I 2倍。所述挡板和顶杆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钢条长度的I. 5倍。本技术的优点是,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由于人工投放而造成的缺失钢条,或者重复投放钢条的情况。减少了废品的广生,提闻了广品的合格率。附图说明附图I是修正液用钢条自动添加机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I所示,该机械包括钢条储备箱1,与钢条储备箱I连接且垂直设置的钢条输送管2,在钢条输送管2的管口处设置有控制钢条输送管2管口开启或封闭的挡板3,挡板3与第一气缸4连接,挡板3上方还设置有可做伸缩运动的顶杆5,顶杆5与第二气缸6连接,顶杆5贯穿钢条输送管2的侧壁,并与钢条7接触,挡板3和顶杆5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钢条7长度的I 2倍。作为最佳实施例,挡板3和顶杆5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钢条7长度的I. 5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第二气缸6带动顶杆5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到与钢条7接触,并给钢条7 —个水平方向的推力。钢条7受到钢条输送管2管壁的摩擦力,此摩擦力大于钢条7的重力,钢条7静止。第一气缸4带动挡板3向左运动,钢条输送管2管口开启,位于钢条7下面的钢条下落到修正液容器内。第一气缸4带动挡板3向右运动,钢条输送管2管口闭合。第二气缸6带动顶杆5向左运动,钢条7由于重力下落到挡板3的上表面。第二气缸6带动顶杆5向右运动,直到与钢条7上面的钢条接触并施加推力使其静止。第一气缸4带动挡板3向左运动,钢条输送管2管口开启,钢条7下落到修正液容器 内。由第一气缸4带动挡板3沿水平方向向右,封闭钢条输送管2管口。权利要求1.一种修正液用钢条自动添加机械,其特征在于,该机械包括钢条储备箱(1),与钢条储备箱(I)连接且垂直设置的钢条输送管(2 ),在钢条输送管(2 )的管口处设置有控制钢条输送管(2)管口开启或封闭的挡板(3),挡板(3)与第一气缸(4)连接,挡板(3)上方还设置有可做伸缩运动的顶杆(5),顶杆(5)与第二气缸(6)连接,顶杆(5)贯穿钢条输送管(2)的侧壁,并与钢条(7)接触,挡板(3)和顶杆(5)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钢条(7)长度的I 2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修正液用钢条自动添加机械,其特征在于,挡板(3)和顶杆(5)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钢条(7)长度的I. 5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修正液生产机械,尤其是一种修正液钢条的投放机械。包括钢条储备箱,与钢条储备箱连接且垂直设置的钢条输送管,在钢条输送管的管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与第一气缸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控制下开启或封闭钢条输送管管口,挡板上方还设置有顶杆,顶杆贯穿钢条输送管的侧壁,并与钢条接触,顶杆与第二气缸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控制下做伸缩运动,挡板和顶杆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钢条长度的1~2倍。进一步的,挡板和顶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为钢条长度的1.5倍。文档编号B65G47/74GK202704538SQ20122044332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毛晓东 申请人:无锡市欣田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正液用钢条自动添加机械,其特征在于,该机械包括钢条储备箱(1),与钢条储备箱(1)连接且垂直设置的钢条输送管(2),在钢条输送管(2)的管口处设置有控制钢条输送管(2)管口开启或封闭的挡板(3),挡板(3)与第一气缸(4)连接,挡板(3)上方还设置有可做伸缩运动的顶杆(5),顶杆(5)与第二气缸(6)连接,顶杆(5)贯穿钢条输送管(2)的侧壁,并与钢条(7)接触,挡板(3)和顶杆(5)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钢条(7)长度的1~2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欣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