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料机喂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257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给料机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为一个设于振动给料机上方的喂料斗,所述的喂料斗顶端开口,下端为口径逐渐减小的开口,喂料斗外壁设有与振动给料机连接的支架。使用该喂料机构后,其顶端开口大,可以直接使用铲车将料铲至喂料斗内预存,料会通过下端开口均匀的落到振动给料机上,落料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再将喂料斗填满即可,无需持续铲料,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预存料并逐渐将料送至给料机的喂料机构。
技术介绍
给料机是一种通过振动将料(如石料、煤料等)均匀送至皮带机上的设备,目前在使用给料机时,需要工作人员不停的将料铲到振动给料机的送料板上,这种操作方式不仅需要工作人员不停工作,还不能保证工作人员匀速、匀量的铲料,从而费事费力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省时省力,喂料均匀的给料机喂料机 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给料机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为一个设于振动给料机上方的喂料斗,所述的喂料斗顶端开口,下端为口径逐渐减小的开口,喂料斗外壁设有与振动给料机连接的支架。所述的喂料斗下端设有水平的条形插孔,并插有插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该喂料机构后,其顶端开口大,可以直接使用铲车将料铲至喂料斗内预存,料会通过下端开口均匀的落到振动给料机上,落料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再将喂料斗填满即可,无需持续铲料,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I为给料机喂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喂料斗;2、插板;3、振动给料机;4、皮带机。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可知,给料机喂料机构为设于振动给料机3上方的喂料斗1,振动给料机3出料口端下方设有皮带机4,喂料斗I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上下开口的储料室,下半部分为口径逐渐减小的漏斗状结构,且底端设有开口,喂料斗I的外壁焊接有支架,支架同时焊接于振动给料机3上,将两者连接固定,从而避免相对位移,影响喂料质量。为了能够调节喂料量,在喂料斗I下半部分设有水平的条形插孔,并插有插板2,通过推入或拉出插板2改变喂料斗I底端开口的口径,从而达到调节喂料量的目的。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给料机喂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喂料机构为一个设于振动给料机(3)上方的喂料斗(I ),所述的喂料斗(I)顶端开口,下端为口径逐渐减小的开口,喂料斗(I)外壁设有与振动给料机(3 )连接的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给料机喂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料斗(I)下端设有水平的条形插孔,并插有插板(2)。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给料机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为一个设于振动给料机上方的喂料斗,所述的喂料斗顶端开口,下端为口径逐渐减小的开口,喂料斗外壁设有与振动给料机连接的支架。使用该喂料机构后,其顶端开口大,可以直接使用铲车将料铲至喂料斗内预存,料会通过下端开口均匀的落到振动给料机上,落料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再将喂料斗填满即可,无需持续铲料,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65G47/18GK202704487SQ20122029972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徐高强, 滕忠胜 申请人:芜湖福潮高新建材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料机喂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喂料机构为一个设于振动给料机(3)上方的喂料斗(1),所述的喂料斗(1)顶端开口,下端为口径逐渐减小的开口,喂料斗(1)外壁设有与振动给料机(3)连接的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高强滕忠胜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福潮高新建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