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垃圾中转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243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垃圾中转站,涉及垃圾中转站结构。包括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相互垂直设置,在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上分别安装有液压缸(6)和压缩推板(7),侧压缩机(4)的出料口朝向主压缩机(3)进料口;主压缩机(3)的出料口外侧设置有一对导轨(1),在导轨(1)上设置有移动平台(2),在移动平台(2)上设置有压缩垃圾箱(5);在移动平台(2)下面有轮子与导轨(1)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垃圾中转站的压装箱是固定结构,不便于垃圾装运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中转站结构。
技术介绍
垃圾中转站主要用于垃圾的运输和储存。在垃圾中转站需要将垃圾压榨、压缩,以缩小垃圾的体积。现有的垃圾中转站的压装箱是固定结构,不便于垃圾的装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垃圾中转站,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垃圾中转站的 压装箱是固定结构,不便于垃圾装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式垃圾中转站,包括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相互垂直设置,在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上分别安装有液压缸6和压缩推板7,侧压缩机4的出料口朝向主压缩机3进料口 ;主压缩机3的出料口外侧设置有一对导轨1,在导轨I上设置有移动平台2,在移动平台2上设置有压缩垃圾箱5 ;在移动平台2下面有轮子与导轨I配合。本技术的优点垃圾压装箱为移动式结构,便于垃圾的装卸和运输。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中符号说明导轨I、移动平台2、主压缩机3、侧压缩机4、压缩垃圾箱5、液压缸6、压缩推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移动式垃圾中转站,包括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相互垂直设置,在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上分别安装有液压缸6和压缩推板7,侧压缩机4的出料口朝向主压缩机3进料口 ;主压缩机3的出料口外侧设置有一对导轨1,在导轨I上设置有移动平台2,在移动平台2上设置有压缩垃圾箱5 ;在移动平台2下面有轮子与导轨I配合。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移动式垃圾中转站,包括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相互垂直设置,在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上分别安装有液压缸(6)和压缩推板(7),侧压缩机(4)的出料口朝向主压缩机(3)进料口 ;其特征在于,主压缩机(3)的出料口外侧设置有一对导轨(I),在导轨(I)上设置有移动平台(2 ),在移动平台(2 )上设置有压缩垃圾箱(5);在移动平台(2)下面有轮子与导轨(I)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垃圾中转站,涉及垃圾中转站结构。包括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相互垂直设置,在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上分别安装有液压缸(6)和压缩推板(7),侧压缩机(4)的出料口朝向主压缩机(3)进料口;主压缩机(3)的出料口外侧设置有一对导轨(1),在导轨(1)上设置有移动平台(2),在移动平台(2)上设置有压缩垃圾箱(5);在移动平台(2)下面有轮子与导轨(1)配合。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垃圾中转站的压装箱是固定结构,不便于垃圾装运的问题。文档编号B65F9/00GK202704343SQ2012202754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廖红英 申请人:赣州市亿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式垃圾中转站,包括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相互垂直设置,在主压缩机(3)和侧压缩机(4)上分别安装有液压缸(6)和压缩推板(7),侧压缩机(4)的出料口朝向主压缩机(3)进料口;其特征在于,主压缩机(3)的出料口外侧设置有一对导轨(1),在导轨(1)上设置有移动平台(2),在移动平台(2)上设置有压缩垃圾箱(5);在移动平台(2)下面有轮子与导轨(1)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亿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