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佳玉专利>正文

助游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95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助游套,涉及一种辅助游泳的装置。它具有一条柔性的浮力条,一个并排连接套和两根连接绳;连接绳一端设滑动套筒;浮力条一侧间隔地设有多个定位环;并排连接套有两个并行连接的纵向套筒,每个纵向套筒的上下两端各有一根细绳;两滑动套筒分别可滑动地穿套于该浮力条上;浮力条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穿过并排连接套对应的纵向套筒并向外引出,并排连接套上、下端的两根细绳分别穿过浮力条上相邻的定位环并系紧、打成结。该助游套可快速穿套于使用者的躯干上;改变浮力条的连接位置,可以形成不同大小尺寸的胸套、腰套或裆套。初学者可用它快速学会游泳;也可以做游泳辅具和救生安全辅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游泳和救生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游泳教学辅具有背板、救生衣等,这类产品的结构均是在具有特定形状的泡沫塑料块外表包裹防水织物,使用时不能该改变其外形。这类产品的缺点是仅仅能给人提供一点浮力,不能解决初学者因为在水里前后左右不能很好平衡而产生的怕水心理;不克服怕水心理,也就很难学会标准的姿势游泳,所以初学者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学会游泳,特别是学会标准姿势游泳更难。多块泡沫塑料块外表包裹防水织物制成的救生衣注重救生功能不注重游泳性能,其马甲式的结构体积大、浮力大、阻力也大,虽能很好的把人浮起来有很好的救生性能,但是初学者却不能使用它在水里掌握手、脚、头部的协调划水动作及与呼 吸换气的配合规律,就不能快速学会游泳。另外,救生衣也存在缺陷,使用者穿救生衣游泳的速度极慢,救生功能有限。其他类似学习游泳和救生辅具也有各自局限性,用来学习游泳效果也不很好,如泳圈,是很难用来学会游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助游套,一方面它不仅有增大初学者身体浮力的作用,初学者可用它在水里掌握手、脚划水与头部呼吸换气的协调动作规律,快速学会游泳;另一方面使用者可快速穿着,且穿着后可以在水中快速游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助游套,具有一条柔性的浮力条,一个并排连接套和两根连接绳;该连接绳的一端设滑动套筒;该浮力条的一侧间隔地设有多个定位环;该并排连接套有两个并行连接的纵向套筒,每个纵向套筒的上下两端各有一根细绳;两根连接绳的滑动套筒分别可滑动地穿套于该浮力条上;该浮力条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穿过该并排连接套对应的纵向套筒并向外引出,该并排连接套上端的两根细绳分别穿过浮力条上相邻的定位环并系紧、打成结,该并排连接套下端的两根细绳分别穿过浮力条上相邻的定位环并系紧、打成结。助游套上浮力条位于并排连接套以上(内侧)的部分形成环形。预先调整两根连接绳的滑动套筒在浮力条上的位置,使它们大致在浮力条环形部分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使用时,先将使用者的左手臂伸入助游套的浮力条的环形部分中,使浮力条环形部分的左侧部分位于使用者胸前左侧,再使浮力条环形部分的右侧部分经使用者背后拉到使用者胸前右侧并将使用者的右手臂伸入浮力条环形部分的右侧部分,将浮力条环形部分的左侧部分的滑动套筒与浮力条环形部分的右侧部分的滑动套筒拉到使用者胸前,并将两根连接绳拉紧、打结。这时,浮力条环形部分的上端部位于使用者的颈部后侧,浮力条环形部分的左右两侧位于使用者胸前,浮力条环形部分的下端部及并排连接套和浮力条两端位于使用者背后腰部位置。无论使用者以何种泳姿学习游泳,浮力条都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定的浮力,而不影响使用者手脚的动作,使用者可在水里体验手、脚、头部的协调动作规律,快速学会游泳。助游套的穿着方式简单,使用者可快速穿着,且在水中的阻力小,穿着后可以在水中快速游泳。改变浮力条与并排连接套的相对位置,就可以改变浮力条的环形部分的大小,从形成而适合不同身高胖瘦的人使用。另一方面,并排连接套可以起到限制浮力条环形部分对接处位置的的作用,可防止浮力条的两个插入端及引出端处插在相应定位环中相互打成结的细绳受力断开。所述的浮力条是柔性聚氨酯发泡材料、柔性橡胶发泡材料、pe发泡材料、Eva发泡材料、珍珠棉发泡材料、聚氨酯泡沫、聚乙烯发泡材料、泡沫塑料中任一种比重轻于水的材料构成的实心棒或空心管,该实心棒或空心管的一侧设有一根与其等长的带子,该带子上间隔地设有多个定位环;多个间隔设置的绳环将该实心棒或空心管与该带子捆绑固定在一起。或者所述的浮力条是内部充满气体或充满颗粒状可漂浮物的柔性的密封袋;该密封袋外表的一侧间隔地设有多个定位环。 浮力条中的可漂浮物选材非常广泛所述浮力条中的颗粒状可漂浮物为泡沫塑料颗粒、空心的塑料颗粒、空心的橡胶颗粒、木质颗粒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因而易于实现。进而所述浮力条的一端或两端设有系绳。这样一来,适当延长浮力条在并排连接套设有系绳的引出端长度,将浮力条的这一端绕过使用者的裆部并使该端头的系绳与连接绳打成结,构成围在使用者裆部的裆套,形成对使用者裆部的浮力支撑;而浮力条的两端设有系绳,适当延长浮力条在并排连接套的两个引出端长度,将浮力条的两端分别绕过使用者的腰部并使两根系绳打成结,可以构成围在使用者腰间的腰套,以增大使用者腰部的浮力支撑。学习游泳更轻松。本技术助游套以全新思维与理念,采用最简单结构及最低成本材料,彻底解决了学游泳难的问题。使用本技术助游套主要是解决了人在水里漂浮平衡和换气难题,并能大大缩短学游泳时间,很快学会标准姿势游泳,而且无论年纪大小跟身体状况,都可以轻松学会游泳,婴幼儿和残疾人也可以用它轻松学会游泳。同时它也是水里娱乐辅具和救生设备。当救生衣使用时,助游套有重量轻、易携带,穿脱快速的优点。助游套穿着迅速,只需要拿来套身上即可,仅仅几秒时间。是传统救生和泳圈类产品的替代产品。助游套比一般救生衣体积小,不占身体面积,不束缚肢体,流线结构,游泳时候阻力小,穿助游套比一般救生衣在水里游得快,如使用者玩帆板、帆船等时穿它也能更好更方便的操作各种水上船只等设备。所以助游套一件产品解决多个问题即学习游泳,游泳姿势矫正,水中娱乐辅具,水上运动及生产作业的救生需要;助游套是水上运动和水上生产作业的轻便救生工具。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助游套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本技术助游套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5为本技术助游套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一、实施例一本技术助游套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I所示,该助游套具有一条柔性的浮力条I,一个并排连接套2和两个滑动套筒3、4。浮力条I是柔性聚氨酯发泡材料、柔性橡胶发泡材料、pe发泡材料、Eva发泡材料、珍珠棉发泡材料、聚氨酯泡沫、聚乙烯发泡材料、泡沫塑料中任一种比重轻于水的材料构成的实心棒或空心管,该实心棒或空心管的一侧设有一根与其等长的带子5,该带子 5上间隔地设有多个定位环51 ;每个定位环51均是线绳制成的软环。多个间隔设置的绳环52将该实心棒或空心管与该带子5捆绑固定在一起。并排连接套2有两个并行连接的纵向套筒,且这两个纵向套筒的内径足以使浮力条I及其定位环51从其中滑动地通过。每个纵向套筒的上下两端各有一根细绳,并排连接套2上端有两根细绳21、22,并排连接套2下端有两根细绳23、24。左侧的滑动套筒3外侧固定有一根连接绳31 ;滑动套筒3的内径足以使浮力条I及其定位环51从其中滑动地通过。右侧的滑动套筒4外侧固定有一根连接绳41,滑动套筒4的内径足以使浮力条I及其定位环51从其中滑动地通过。当然,滑动套筒3可以是连接绳31 —端打结处理形成的活套,滑动套筒4也可以是连接绳41 一端打结处理形成的活套。两个滑动套筒3、4分别可滑动地穿套于浮力条I上,浮力条I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穿过并排连接套2对应的纵向套筒并向外引出。并排连接套2上端的两根细绳21、22分别穿过浮力条I上相邻的定位环51并系紧、打成结,并排连接套2下端的两根细绳23、24分别穿过浮力条I上相邻的定位环51并系紧、打成结。浮力条I位于并排连接套2以上(内侦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助游套,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条柔性的浮力条,一个并排连接套和两根连接绳;该连接绳的一端设滑动套筒;该浮力条的一侧间隔地设有多个定位环;该并排连接套有两个并行连接的纵向套筒,每个纵向套筒的上下两端各有一根细绳;两根连接绳的滑动套筒分别可滑动地穿套于该浮力条上;该浮力条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穿过该并排连接套对应的纵向套筒并向外引出,该并排连接套上端的两根细绳分别穿过浮力条上相邻的定位环并系紧、打成结,该并排连接套下端的两根细绳分别穿过浮力条上相邻的定位环并系紧、打成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玉
申请(专利权)人:刘佳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