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迪军专利>正文

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94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包括船体,在船体上设有造雨器,所述的造雨器包括电机,电机与水泵连接,在水泵上分别连接有吸管和输出管,输出管与喷水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可以将湖库等水体中下部或者底部的水体或底泥通过吸管吸出,然后再通过输出管送至喷水器喷出至水体表面,进行人工造雨,以达到水体降温增氧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工具,特别是一种移动式人工造雨船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水上进行人工造雨作业的一船是大型的消防船。消防船造价高,不适用于水较浅的湖库。现有技术中的表面曝气机,也可以实现水上人工造雨,但是它是固定式的,造雨面积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 合理、使用方便的移动式人工造雨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包括船体,其特点是在船体上设有造雨器,所述的造雨器包括电机,电机与水泵连接,在水泵上分别连接有吸管和输出管,输出管与喷水器连接。本技术所述的移动式人工造雨船中所述的喷水器优选为消防炮。本技术所述的移动式人工造雨船中所述吸管的长度优选为2-3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可以将湖库等水体中下部或者底部的水体或底泥通过吸管吸出,然后再通过输出管送至喷水器喷出至水体表面,进行人工造雨,以达到水体降温增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包括船体4,在船体4上设有造雨器,所述的造雨器包括电机3,电机3与水泵2连接,在水泵2上分别连接有吸管5和输出管6,输出管6与喷水器I连接。实施例2,实施例I所述的移动式人工造雨船中所述的喷水器I为消防炮。实施例3,实施例I或2所述的移动式人工造雨船中所述吸管5的长度为2-3米。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在船体上设有造雨器,所述的造雨器包括电机,电机与水泵连接,在水泵上分别连接有吸管和输出管,输出管与喷水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水器为消防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的长度为2-3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包括船体,在船体上设有造雨器,所述的造雨器包括电机,电机与水泵连接,在水泵上分别连接有吸管和输出管,输出管与喷水器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可以将湖库等水体中下部或者底部的水体或底泥通过吸管吸出,然后再通过输出管送至喷水器喷出至水体表面,进行人工造雨,以达到水体降温增氧的目的。文档编号B63B35/00GK202703857SQ20122032196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陈迪军 申请人:陈迪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人工造雨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在船体上设有造雨器,所述的造雨器包括电机,电机与水泵连接,在水泵上分别连接有吸管和输出管,输出管与喷水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迪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